一个悄然而至的变革正在中国金融业上演。长期以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广泛的网点布局,牢牢占据着中国银行业的四大行地位。然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银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这三家实力强劲的银行正逐步跻身顶级银行行列,中国银行业四大行格局或将扩容为七大行。
资产规模是衡量银行实力的重要指标。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工商银行以38.7万亿元的总资产继续领跑国内银行业,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的33.5万亿元、农业银行的32.8万亿元和中国银行的29.6万亿元。这四家银行的资产总额加起来超过了134万亿元,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近40%。但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已达13.9万亿元,邮储银行达12.7万亿元,招商银行也突破了11.5万亿元。这三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与传统四大行相比仍有差距,但其增速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交通银行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正在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是中国早期的通商银行,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业务网络。2024年,交通银行推出了跃升计划,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业务结构优化,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6.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交通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优势明显,服务的大型企业客户数量超过5000家,覆盖了国内大部分龙头企业。其国际业务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年增长率超过20%,在同业中表现突出。
邮储银行则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优势和普惠金融特色脱颖而出。拥有超过4万个营业网点的邮储银行,网点数量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覆盖了中国99%的县域地区。2025年初,邮储银行发布的战略计划提出,将加大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农村小微企业提供不少于3万亿元的贷款支持。这一战略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150亿元的政策性资金支持。邮储银行的存款总量已超过11万亿元,居银行业第五位,其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为其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招商银行则代表了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最高水平。作为零售银行的标杆,招商银行管理的个人客户资产已超过12万亿元,其中高净值客户数量达到15.2万人,管理的私人银行资产规模超过3.8万亿元,稳居国内商业银行首位。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在国内银行中名列前茅,2024年科技投入超过1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招商银行开发的招商银行App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3亿,数字化获客占比超过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85%,资产质量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盈利能力来看,这三家银行也毫不逊色。2025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实现净利润528亿元,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496亿元,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932亿元。特别是招商银行,其净利润增速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了部分传统四大行。招商银行19.2%的净资产收益率在所有大型商业银行中遥遥领先,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经营效率。
在资本市场上,这三家银行的表现也相当亮眼。截至2025年9月,招商银行的市值已达到9850亿元,超过了中国银行,成为中国第四大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市值分别为3920亿元和3760亿元,虽然与传统四大行仍有差距,但增长势头强劲,过去一年的股价涨幅均超过25%。
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为四大行向七大行转变提供了制度基础。2024年下半年,中国银保监会修订了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将更多指标纳入考量范围,不再单纯以资产规模作为唯一标准。这一政策调整使得业务特色鲜明、风险管理能力突出的银行有机会被纳入系统重要性银行行列。在最新公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均被划入第二组,与传统四大行同属系统重要性银行范畴。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四大行扩容为七大行也符合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银行家》杂志2025年发布的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国的七家大型银行全部进入全球前30名,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位列前10,交通银行排名第16,邮储银行排名第22,招商银行排名第28。这七家银行的综合实力已经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银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银行业四大行向七大行的转变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交通银行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银行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邮储银行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在普惠金融领域独树一帜;招商银行则以零售银行和科技创新著称,代表了中国银行业的创新方向。这三家银行的崛起,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更加多元的竞争格局和服务模式。
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最终将惠及广大消费者。七家大型银行在不同业务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将促使它们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普通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随着银行业格局的变化,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服务能力至关重要。七家大型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其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不仅关系到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从四大行到七大行的变化,既是银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也是中国金融体系日益成熟的标志。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银行业是金融的核心。中国银行业从四大行到七大行的演变,折射出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将从规模竞争转向能力竞争,从传统业务竞争转向科技创新竞争。无论是传统的四大行,还是新晋的三强,都需要在这场变革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你认为,中国银行业四大行扩容为七大行的趋势将如何影响你的金融服务体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