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齐末路:秦国统一路上的最后障碍
面对秦国势不可挡的攻势,燕王喜选择了苟且偷生。当秦军铁骑踏破蓟城城门时,这位末代燕王仓皇带着太子丹和亲信部队逃往辽东。然而秦将李信率军紧追不舍,在辽东大败燕军残余。走投无路的燕王喜竟狠心杀死亲生儿子太子丹,企图以子之首级换取和平。秦国虽未接受这份血腥的礼物,但考虑到燕国已名存实亡,便暂时搁置辽东战事,将主力调往南方对付更强大的楚国。
公元前222年,随着秦将王贲的大军压境,这个苟延残喘的北方小国终于迎来了末日。燕王喜沦为阶下囚,燕国境尽归秦土。此时天下格局已然明朗:楚国尚存却节节败退,齐国虽在却作壁上观。秦国采取先强后弱的战略,先集中兵力击垮楚国,再回头收拾残局,最后才对付看似强大实则怯懦的齐国。
齐国在这场统一大戏中扮演了可悲角色。当秦军横扫中原时,临淄的齐王宫却出奇地安静。这要追溯到齐王田建漫长的统治时期。自前265年即位以来,这位君主就活在母亲阴影下,养成优柔寡断的性格。长平之战时,面对赵国的求援,齐国冷眼旁观——这既因当年列强围攻之仇未消,也因秦国刻意施展的怀柔政策。
更讽刺的是,当楚国灭鲁后调转枪口威胁齐国时,田建竟将怒火转向所有邻国。他天真地认为保持中立就能独善其身,殊不知这正中秦国下怀。随着韩、魏、赵相继灭亡,齐国突然发现与强秦成了邻居。此时秦相李斯巧妙收买齐相后胜,让田建相信秦齐永世友好的谎言。
公元前221年,当秦军终于兵临城下时,这个东方大国已无还手之力。田建幻想用投降换取五百里封地,结果被流放到荒凉的共地活活饿死。齐国的悲剧警示后人:在存亡之际,苟且偷安终将自食恶果,而看似精明的算计,往往是最愚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