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野4万“朝鲜师”官兵回国参战,战后为何有1万多人又回到东北?
创始人
2025-10-10 00:02:50
0

【历史回眸】四野朝鲜师:从中国战场到朝鲜半岛的归乡之路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的1950年10月,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是:已有三支来自东北野战军(四野)的朝鲜族部队提前踏上了朝鲜战场。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们,后来成为朝鲜人民军最精锐的作战力量,在战场上给美韩联军造成了沉重打击。

这段特殊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日据时期。自1910年朝鲜半岛被日本强占后,大量朝鲜民众为躲避战乱迁居中国东北。到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已突破200万大关。这些移民中既有来自朝鲜半岛的难民,也有在东北土生土长的第二代、第三代朝鲜族同胞。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数万名朝鲜族青年踊跃参军,仅成建制的整编师就组建了两个。

1948年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期间,朝鲜半岛北部已宣告建国。当时在东野服役的朝鲜族战士们群情激昂,纷纷期盼能回国建设新生政权。在朝鲜方面的请求下,毛泽东主席展现出国际主义胸怀,不仅同意让两个整编师立即归建,还特别指示:正在南方作战的朝鲜族部队完成整训后也可北返。更令人感动的是,中国将部队的全套武器装备无偿赠予朝方,包括当时我军都颇为珍贵的日式山炮和美制机枪。

1949年,首批2万余名官兵跨过鸭绿江。次年,经过河南漯河基地整编的1万余名战士也分批归国。这三支番号为164师、166师和156师的部队,合计约4万人,成为朝鲜人民军最精锐的第4、5、6师团。这些历经辽沈、平津等大战锤炼的老兵,其战斗力远超朝鲜本土部队。在战争初期,他们势如破竹的攻势让韩军闻风丧胆,被惊恐的南韩士兵称作天降神兵。

然而战后却出现戏剧性转折。据统计,约1.4万名朝鲜师老兵在50年代陆续重返中国,主要定居在吉林延边等地区。这个数字意味着:除去战场上牺牲的1万余人,近半数幸存者选择了二次归乡。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惨烈的战争记忆令人生畏。这些部队常被派往最危险的战场,在仁川登陆后的撤退途中伤亡尤为惨重。更令将士寒心的是,他们作为中国归来派,在军中被视为非嫡系部队,不仅作战任务格外艰巨,战后还遭到政治上的排挤。许多干部因延安派身份受到不公正对待。 其次,军队文化的差异令人不适。与强调官兵一致的四野不同,朝鲜人民军沿袭了苏军的等级制度。军官享有特权,士兵动辄得咎,这种氛围让习惯解放军作风的归国官兵难以适应。一位老兵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四野时连长和我们同吃一锅饭,回国后见长官要先鞠躬,这种变化让人心寒。

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羁绊。这些战士在东北有亲人、土地和事业。得益于土改政策,许多家庭分到了耕地和房屋。相比之下,朝鲜战后物资匮乏,重建艰难。延边档案馆保存的一份老兵家书这样写道:故乡的泡菜不如吉林的香甜,这里的土地还记得我们流过的血汗。

如今,在吉林延边的烈士陵园里,安息着许多选择长眠中国的朝鲜师老兵。他们的墓碑大多朝向东南方——那里是朝鲜半岛的方向。这些跨越国界的生命轨迹,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也诉说着战争背后的人性温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饕·现场 | 透视中国古代社会... “李白若不被等级所限,会是更恣意的大鹏吗?”11月7日和11月9日,葛承雍教授携新作《中国古代等级制...
百花社新书《昆虫志》 名作家以... “于虫鸣世界,见人生百态。”昨日,记者从百花文艺出版社获悉,著名作家老藤新作《昆虫志》正式出版发行。...
福建出版全国首部河湖生态产品价...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1日电(任晓月)11月上旬,福建省河长办、省水利厅组织编撰的全国首部河湖生态产...
25秋三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三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25秋《王朝霞活页英语...
原创 失... 一锄头挖出两部千年“禁书” 2025年深秋的南昌,考古界被一声惊雷炸醒——海昏侯墓出土的1200枚竹...
中华文明的早期书写与精神探源 ... 摘 要 早期书写的独立呈现标志着中华民族从野蛮进入了文明。它从最早的图画和符号到文字的生成,中间经历...
复旦大学老校门边上,复旦艺术馆... 澎湃新闻获悉,复旦大学艺术馆近日四展齐开,拉开2025—2026秋冬季展览序幕。本季展览包括“图画真...
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片震撼登场;... 千呼万唤始出来,狮门影业终于发布了安托万·福奎阿(Antoine Fuqua)执导的传记片《迈克尔》...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
原创 蚩... 蚩尤一梦四千年,涿鹿如今又不然。关于蚩尤这个名字,大部分人会认为他只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然而,很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