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妄图操控稀土定价权遭现实打脸 中国反制传递明确信号 近期,西方国家对稀土资源的争夺战出现了戏剧性转折。据路透社9月23日报道,G7集团和欧盟正密谋一项新计划,试图通过设定稀土最低限价、加征关税等手段,削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刺激本土产业发展。但这一计划甫一曝光,就遭遇了现实的无情嘲讽。
西方定价权幻想遭行业打脸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不仅掌控着全球60%的稀土矿产供应,更包揽了92%的精炼加工产能。在这种近乎垄断的产业格局下,缺乏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的西方国家,却妄想通过行政手段夺取定价权,无异于痴人说梦。 讽刺的是,西方保护主义政策尚未落地,其本土企业就先缴械投降。9月24日,加拿大稀土巨头Neo公司CEO苏莱曼在多伦多行业会议上坦言:中国凭借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将是稀土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番表态直接戳破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的豪言——她在6月G7峰会上曾高举一块加拿大设计、爱沙尼亚制造的磁铁,宣称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中国反制彰显实力 现实数据给了西方更响亮的耳光。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显示,8月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环比激增21%至2582吨,今年累计出口量已达美国的三倍。这些数字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远超预期。 面对西方的挑衅,中国采取了精准反击。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等3家违规美企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切断其稀土供应渠道。这一记精准点穴既是对违规者的惩戒,更是向欧盟发出的明确警告——任何试图破坏稀土贸易秩序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中欧会晤释放关键信号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制裁公布前一天,中方高层在纽约与冯德莱恩会晤时特别强调: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这番表态既展现了中方维护多边规则的立场,也暗含对欧盟的善意提醒。事实上,中国已通过加速审批欧盟稀土出口申请展现了诚意,这也是欧盟能获得远超美国供应量的重要原因。 当前全球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在保持产业优势的同时,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但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单边保护主义措施终将反噬自身。欧盟若执意跟随美国搞小院高墙,最终被隔离在稀土供应链外的,恐怕只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