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史中,武则天作为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始终是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她的评价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
批评者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其一,她开创了告密制度,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导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其二,她公然挑战传统礼教,不仅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还效仿男性帝王纳养男宠,这在当时被视为大逆不道。北宋名臣鲁宗道就曾痛斥她是唐朝罪人,几乎倾覆社稷。
但历史评价往往具有多面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盛赞她赏罚分明、明察善断,堪称女中豪杰。抛开道德争议,武则天的政治才能确实令人叹服。她曾以雷霆手段解决了困扰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君主的棘手难题——李渊晚年生育的众多子女问题。
事情要从玄武门之变说起。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政变夺权,迫使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时年六十的李渊在退位后的九年里,竟生育了三十个子女(一说为十个)。这些幼子幼女与李世民子女年龄相仿,却与太宗同辈,给皇室带来诸多尴尬。
按照皇室规矩,这些亲王、公主都需要封地食邑和丰厚供养。这对国库是沉重负担,更棘手的是,其中不少是纨绔子弟,不仅不能为国分忧,反而成为朝廷包袱。李世民碍于玄武门之变的舆论压力,只能隐忍;继位的唐高宗李治面对长辈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武则天掌权,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这位女皇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铁腕风格:先故意激化矛盾,待李唐宗室起兵反抗时,迅速镇压。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的叛乱在一周内就被平定。随后她借酷吏之手,迫使韩王李元嘉等数十位宗室成员自尽,一举清除了这个拖累朝廷数十年的负担。
武则天的政治智慧不仅体现在此事上。在男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她能从五品才人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靠的绝非仅是美貌。她敢于打破陈规的魄力、面对困境时的决断力,以及在权力斗争中的谋略,都值得后世深思。虽然手段残酷,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超乎常人的政治才能,让她在男性主导的政治舞台上书写了独一无二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