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迎来关键转折点!距离自民党总裁选举投票仅剩11天,这场决定下任首相人选的重要角逐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令人意外的是,此前并不被看好的高市早苗在最新民调中异军突起,这位以对华强硬立场闻名的女政客,正成为本届选举的最大变数。
这场备受瞩目的选举源于现任首相石破茂即将卸任。在五位主要候选人中,高市早苗虽在党内支持率平平,却在普通民众中获得了超乎预期的支持。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她鲜明的对华牌竞选策略——她不仅公开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更主张大幅提升日本防卫能力,包括采购先进武器、发展远程导弹等敏感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的政治主张确实触动了不少右翼选民的神经。她曾多次发表激进言论,甚至暗示可能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些表态虽然为她赢得部分选民支持,却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日关系走向的担忧。 但现实情况远比政治口号复杂得多。中日两国经济依存度极高,中国长期位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若新政府采取过度强硬的对华政策,很可能重创日本经济。更关键的是,在军事层面,现代中国已非吴下阿蒙——无论是国防预算、武器装备还是战略纵深,都远超日本。中国现有的东风系列导弹完全具备对日本重要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而日本在防御体系上仍严重依赖美国支持。 从地缘战略来看,日本作为岛国存在天然劣势。其经济中心和工业区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带,战时极易遭受打击。反观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还能通过陆海多通道确保物资供应。这种不对称的态势,使得任何军事冒险都显得极不明智。 日本国内也存在强大的和平主义声音。经历过战争创伤的老一辈民众对军事扩张持谨慎态度,工商界也普遍希望维持对华经贸关系的稳定。即便高市早苗当选,其激进政策能否获得持续支持仍存疑问。 历史经验表明,中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但同时也具备足够实力捍卫国家利益。对于日本政坛的这场选举,我们更期待看到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理性选择。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零和思维早已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