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剧情简介
电影《731》聚焦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在二战期间,731部队以“防疫给水”为幌子,在哈尔滨平房区秘密研制细菌武器、开展人体实验,这里成为日本细菌战的大本营。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惨无人道的折磨。
电影以平民视角展开,讲述了小贩王永章等人被骗入731部队“特设监狱”的悲惨遭遇。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导演团队历经多年筹备,查阅8000页美国解密报告、423小时原队员口述影像,还远赴日本走访当年士兵。拍摄时,从场地搭建到人物装造细节都力求精准,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段黑暗岁月。
《731》的上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长期以来,日本部分势力试图歪曲、美化这段历史,日本一些教科书将731部队轻描淡写为“防疫机构”。这部电影则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让更多人了解731部队的滔天罪行。它提醒着全社会,历史不容遗忘,更不容篡改,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从国际层面看,731部队的罪行是对全人类的犯罪,违背了基本的人道和伦理准则。《731》的全球上映,有助于打破地域与文化的隔阂,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了解这段历史。当美国留学生带着同学观影,俄罗斯解密文件与影片情节相互印证,日本观众在影院中沉默落泪时,这部电影就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凝聚全球和平力量的纽带。它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意识到,维护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当然,影片中大量真实呈现的残忍实验场景,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些画面过于血腥,可能会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心理冲击。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直面历史伤痛的呈现方式,恰恰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在日本至今未彻底清算731部队罪行的情况下,只有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当年的苦难,才能让和平的信念更加坚定。
《731》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是对历史的深度挖掘与还原,是对正义的执着坚守,更是对未来的庄重承诺。希望这部电影能成为一个契机,让全球携手,共同捍卫历史真相,守护和平之光,绝不让731部队的悲剧再次发生。
02
素材运用
【适用主题】
1.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电影《731》以直观且震撼的影像,将侵华日军 731 部队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惨无人道细菌实验公之于众。影片中,无辜平民被抓进实验室,成为冻伤实验、毒气测试、活体解剖的 “材料”。这些画面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真实还原,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的中国遭受了怎样的苦难与屈辱。铭记历史,是对遇难同胞的尊重,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当。我们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唯有铭记,才能从过往的伤痛中汲取力量,坚定守护和平的决心,让 “勿忘国耻” 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信念。
2. 人性的扭曲与挣扎
在《731》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两个极端。一方面,日本军国主义者被战争狂热和错误思想洗脑,将活生生的人视为实验品,毫无怜悯与愧疚,他们的人性在权力和所谓 “科研使命” 的驱使下彻底扭曲,在惨无人道的实验中越陷越深。而另一方面,被实验者们在绝境中,有的努力保持着最后的尊严,有的试图反抗,即便力量微弱。例如片中姜武饰演的角色,在被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内心在良知与服从命令间痛苦挣扎。这种人性的挣扎刻画,让我们思考在极端环境下,人究竟会走向何方,也凸显出和平、正义的价值观对维护人性的重要意义。
3. 战争的残酷与反战主题
电影全方位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后果。731 部队的细菌实验,不仅造成无数人直接死亡,还让受害者身心遭受难以想象的折磨,其影响更是波及了无数家庭和整个社会。影片通过对战争中这些残酷细节的呈现,深刻表达了反战主题。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它带来的只有毁灭与伤痛。《731》呼吁人们珍视和平,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共同抵制战争的发生,让和平的阳光普照世界每一个角落,避免重蹈覆辙,陷入战争的深渊。
4. 小人物的命运与抗争
影片采用小人物视角,讲述了如王永章等普通百姓被卷入 731 部队罪恶行径的故事。他们原本过着平凡日子,却因战争沦为受害者。但在绝境中,他们没有完全屈服,王永章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抗争,尽管力量微薄,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反抗精神。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整个故事,揭示出战争对普通人的巨大冲击,同时也表明,即便身处黑暗最深处,人性的光辉和抗争的意志也永远不会熄灭,星星之火亦可展现出战胜邪恶的希望。
5. 历史真相的追寻与捍卫
731 部队在战败时销毁了大量罪证,试图掩盖其反人类暴行。但电影《731》的创作团队,通过查阅超百万字文献,包括原始实验报告、幸存者口述实录及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等,还邀请专家担任顾问,进行跨国取证,力求还原历史真相。这部电影的上映,是对历史真相的一次有力捍卫。在当下,仍有部分人试图否认或歪曲这段历史,我们必须像影片创作团队一样,坚守对历史真相的追求,用确凿的证据和真实的故事,让全世界看清侵略者的丑恶嘴脸,让历史真相永不被掩埋。
6. 教育意义与青少年的责任
《731》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他们能直观地了解到历史的残酷,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这能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应当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历史记忆、维护和平正义的重任,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避免历史悲剧在未来重演。
7. 艺术创作与历史呈现的结合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731》中完美地与历史呈现相结合。导演赵林山耗时十年打磨剧本,在拍摄过程中,从搭建四方楼场地、“特别移送” 火车车厢,到人物妆造细节,都反复琢磨,力求 “有史可依”。剧组动用重达 109 吨的火车拍摄,还借用了 731 事件的真实历史文物。通过电影的视听语言,如紧张的节奏、压抑的氛围营造,以及演员们的出色演绎,将那段沉重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艺术创作与历史呈现的融合,既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又能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是对历史题材艺术创作的一次成功探索。
8. 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731 部队的暴行严重践踏了生命的尊严,将生命视为可以随意处置的物品。而电影《731》则从反面凸显出对生命应有的敬畏与尊重。影片中每一个被实验者的悲惨遭遇,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每个人的生命都拥有不可剥夺的价值。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更应从这段历史中领悟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倡导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让生命的尊严得到充分维护。
9. 国际视野下的历史审视
从国际视野来看,731 部队的罪行是对全人类文明的挑战与亵渎。电影《731》的全球上映,能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这不仅是中国的伤痛,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篇章。在国际社会中,我们应倡导共同审视这段历史,让各国人民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和反人类行为的不可饶恕。通过这种国际间对历史的共同关注与反思,促进各国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尊严,防止类似的悲剧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再次上演。
10.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及启示
电影《731》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回顾 731 部队的罪行,我们看到了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带来的灾难。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局部冲突、恐怖主义等,这些都是对和平的威胁。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得到启示,要警惕极端思想的滋生,倡导多元、包容的文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在现实中更好地维护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避免重蹈战争与暴力的覆辙。
【优秀标题】
1. 《观〈731〉揭罪证,守记忆护和平》
2. 《映魔窟惨剧,醒民族初心》
3. 《以银幕为镜,鉴历史之殇》
4. 《悼无辜亡魂,担未来之责》
5. 《见暴行真相,惜今日安宁》
6. 《借影片之力,传历史之重》
7. 《记 731 之恶,守人间正义》
8. 《品银幕沉痛,立奋进之志》
9. 《触镜头血泪,明吾辈使命》
10. 《溯黑暗过往,筑光明前程》
11. 《看〈731〉忆苦,怀先烈图强》
12. 《现魔窟罪行,唤世人警醒》
13. 《以影像为证,抗历史遗忘》
14. 《念逝者之痛,行和平之举》
15. 《识侵略本质,惜家国安宁》
16. 《凭影片叙事,承民族精神》
17. 《录 731 暴行,警后世之师》
18. 《感银幕震撼,树爱国之魂》
19. 《触历史伤痕,担复兴之任》
20. 《忆黑暗岁月,创盛世华章》
03
精彩语段
1.电影《731》的开场,就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划开了历史那层尘封已久的厚重幕布。灰暗的色调,阴霾笼罩下的东北大地,寒风似刀割,裹挟着压抑与绝望的气息扑面而来。街头巷尾弥漫着惶惶不安,行人神色匆匆,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仿佛黑暗的巨兽随时会将他们吞噬。这便是影片为我们构建的残酷世界,一个被战争阴霾笼罩,被罪恶肆意践踏的人间炼狱,瞬间将我们拉回到那段惨绝人寰的岁月,让人真切感受到战争的狰狞与恐怖。
2.当影片中,无辜的平民被诱捕,像待宰的羔羊般被驱赶到 “特设监狱” 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那一间间狭小、阴暗的牢房,墙壁上残留着痛苦挣扎的痕迹,冰冷的铁栅栏隔绝了他们与外界的希望。侵略者们冷漠的眼神,如同看蝼蚁一般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肆意地将他们编号,称呼为 “马路大”。在这里,人性被彻底泯灭,生命被践踏如草芥,每一声绝望的呼喊,都像是对人类良知的无情拷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侵略者的罪恶滔天。
3.影片中,对日军冻伤实验场景的呈现,让人不忍直视却又无法移开目光。在那冰天雪地的室外,受害者们被强制脱去衣物,手脚暴露在极寒之中,身体逐渐被冰霜覆盖,肢体开始扭曲变形。而日军研究人员却穿着厚实的防寒服,冷漠地记录着数据,脸上没有一丝怜悯。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出侵略者的冷酷与残忍,也让我们看到战争如何将人性的恶无限放大,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
4.毒气实验的片段同样触目惊心。封闭的实验室内,受害者们被驱赶进去,随着毒气缓缓释放,他们先是咳嗽、挣扎,眼睛里满是恐惧与痛苦,随后身体逐渐失去控制,在绝望中扭曲、倒地。而日军在玻璃窗外,带着防毒面具,观察着这一切,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关痛痒的科学演示。那一张张痛苦的面容,一声声凄惨的呼喊,仿佛穿越了时空,直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
5.活体解剖的场景,更是将 731 部队的反人类暴行展现得淋漓尽致。手术台上,清醒的受害者被无情地切开身体,他们瞪大双眼,因剧痛而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而主刀的日军医生,双手沾满鲜血,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犹豫与愧疚,宛如恶魔一般。这一幕,挑战着人类伦理道德的底线,让人深刻体会到战争能将人变成多么可怕的存在,也让我们对那些无辜遇难者充满了无尽的同情与悲愤。
6.影片中的小人物王永章,他原本只是一个为了生计奔波的普通小贩,命运却将他无情地抛入了 731 部队的罪恶深渊。他从最初的懵懂、恐惧,到逐渐在绝境中觉醒,试图反抗,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挣扎。他的每一次抉择,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对生的渴望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苦难史,更是无数被 731 部队迫害的平民的缩影,让我们看到了在黑暗中,人性的坚韧与不屈。
7.杜存山,那个被关押最久,编号为 012 的老人,在漫长的囚禁岁月里,靠着装疯卖傻艰难求生。他在牢房的墙壁上,用十字架记录着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那密密麻麻的十字架,是无声却又最有力的控诉。他与对面牢房的小花,通过一只系着蝴蝶结的老鼠传递着生命的讯息,在这绝望的地狱中,他们相互支撑,为彼此保留着一丝对生的希望,这种在绝境中绽放的人性光辉,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温暖与力量。
8.电影中,日军为了掩盖罪行,编造了一系列谎言。他们用 “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 等虚假承诺,欺骗受害者配合实验。而那些受害者,在极度的饥饿与恐惧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选择相信,一步步走进侵略者设下的陷阱。这种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罪恶行径,比直接的暴力更让人毛骨悚然,也让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狡猾与恶毒,他们不仅在肉体上折磨受害者,更在精神上进行摧残。
9.影片中的今村佳代,作为一名女军医,起初或许也曾怀揣着对医学的憧憬,但在 731 部队这个罪恶的染缸中,她逐渐迷失了自我。她参与那些惨无人道的实验,对受害者的痛苦视而不见,甚至还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她的转变,揭示了战争不仅能摧毁生命,还能扭曲人性,让原本善良的人变得麻木、残忍,成为罪恶的帮凶。
10.当看到影片中,中国人民在如此绝境下,依然不屈抗争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之情。他们或是在狱中偷偷传递情报,或是在实验过程中设法破坏,哪怕力量微弱,哪怕生命随时可能消逝,也从未放弃对侵略者的反抗。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让我们坚信,无论黑暗多么漫长,正义的曙光终会穿透阴霾,照亮大地。
11.影片中,那座象征着 “赎罪” 的十字架,在锅炉房的光影下若隐若现。然而,这所谓的 “赎罪”,不过是侵略者自欺欺人的把戏。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岂是一个虚幻的十字架就能抵消的?那面布满十字架的墙壁,与周围洁白的瓷砖形成鲜明对比,每一个十字架都代表着一条无辜逝去的生命,它们见证了侵略者的罪恶,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容忘却,正义必须伸张。
12.电影的配乐,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揪住观众的心。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急促的鼓点和尖锐的弦乐,将战争的残酷与危险烘托得淋漓尽致;而在展现受害者的苦难与挣扎时,低沉、悲伤的旋律,又如同呜咽的哭声,让人忍不住落泪。配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痛。
13.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 731 部队的秘密运转体系。从抓捕平民,到进行各种惨无人道的实验,再到销毁证据,每一个环节都组织严密。这背后,是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疯狂野心,他们不惜违背人类良知,践踏国际法,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电影将这一体系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14.影片结尾,那句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我们的心上。那些在 731 部队的暴行中逝去的生命,他们虽然遭遇了无尽的苦难,但只要我们铭记历史,他们就不曾真正离去。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悲剧,我们有责任将它铭记,让后人永远警惕战争的危害,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15.走出电影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电影《731》不仅仅是一部影片,它更像是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容篡改,真相必须铭记。我们要从这段惨痛的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也要向那些在战争中遇难的同胞致以最深切的缅怀,他们的苦难与抗争,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04
立意角度
关于民族大义与担当:“我们不是英雄,只是不想让死去的人白死。”电影《731》中,当王永章在越狱后面对日寇的陷阱,他喊出的这句独白成为点睛之笔。这句话体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觉醒与担当,他们并非天生的英雄,但出于对正义和同胞的责任感,毅然选择为真相而战。
对历史真相的坚守:“这些罪证,绝不能被掩盖。”这是电影《731》中,王永章在收集情报时的内心独白,字字泣血,展现了普通民众对历史真相的坚守,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觉醒:电影《731》中,“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日军的这句虚假承诺,像刀子似的扎进所有人心里。原本只想保命的一群人,在面对日军暴行的真相时,内心的良知被唤醒,他们在活命和良知之间艰难抉择,最终选择了后者,体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觉醒。
小人物的力量与希望:电影《731》中,“灾难时刻,他们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会被激活,如果活着没有意义,那生存下来还有什么价值?他们想要传递真相,也是想要传递一份希望。”这段话通过姜武对角色的解读,展现了小人物在灾难面前的力量和希望,他们虽然平凡,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为了正义和希望而奋斗,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勇气与正义的力量:电影《731》中,,王永章冒着生命危险,收集情报并计划带领狱友们越狱,尽管最终遭遇陷阱,但他和狱友们在绝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和对正义的追求,让历史真相得以留存,让正义得以伸张。勇气是驱散黑暗的微光,是坚守正义的力量源泉。”
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电影《731》中那些记录日军暴行的情报,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我们的警示。我们必须铭记历史,记住那段黑暗的岁月,记住无数同胞所遭受的苦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珍视和平,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05
模拟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731》以纪实手法还原了二战期间日本 731 部队在我国东北实施细菌战、进行人体实验的滔天罪行:冰冷的实验室里,无辜平民被当作 “实验材料” 遭受虐杀;雪地里的村庄被细菌武器摧毁,妇孺老弱在痛苦中死去;幸存者带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用余生讲述那段被黑暗笼罩的历史。影片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却以细节勾勒出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更通过幸存者后代追寻真相、历史学者奔走考证的支线,展现当代人对这段历史的铭记与坚守。
这部电影上映后,有人认为它是 “对历史的必要回望”,也有人觉得 “过往伤痛不必反复提及”。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
1.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守护和平的底线:电影《731》的价值不在于唤醒对立,而在于以真实历史警示世人 —— 唯有正视暴行,才能防止悲剧重演,让和平成为人类共同的坚守。
2.追寻真相是对受害者的最好告慰:影片中幸存者后代与学者的行动,彰显 “历史不能被遗忘” 的信念,每一次对真相的挖掘,都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尊严的捍卫。
3.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守护集体记忆:面对 “淡化伤痛” 的声音,更需以《731》这样的作品为载体,将历史记忆植入民族精神血脉,避免暴行被掩盖、被篡改,筑牢认知历史的防线。
4.从历史伤痛中汲取人性之光:电影既揭露了人性之恶,也展现了幸存者的坚韧、研究者的执着,启示我们:即便在黑暗中,对正义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仍是人类前行的力量。
【范文】
以史为镜,照见和平的模样
当电影《731》中 “人体实验” 的冰冷记录在银幕上缓缓展开,当幸存者颤抖着说出 “我不想让后代忘记”,影院里的寂静,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这部还原日本 731 部队罪行的影片,不是对伤痛的刻意渲染,而是一次对历史的庄严回望 —— 它提醒我们:有些记忆,注定要刻在民族的基因里,因为那是守护和平的基石。
有人说 “过往伤痛不必反复提及”,可他们忘了,“不提” 不等于 “不存在”。731 部队在我国东北实施的细菌战,造成数十万平民伤亡;那些被当作 “马路大”(日语 “原木”,指代实验对象)的无辜者,在实验室里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这些不是模糊的 “历史传说”,而是有档案、有证人、有遗址佐证的事实。电影中,历史学者为了找到一份实验记录,在档案馆里翻阅数十箱资料;幸存者后代为了收集祖辈的证词,跨越国界寻访亲历者 —— 他们的行动,本质上是在与 “遗忘” 抗争。因为一旦历史被淡化,暴行就可能失去道德的约束,那些曾被践踏的生命,也将失去最后的尊严。
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住人性的底线。电影没有将所有日本人塑造成 “恶魔”,而是通过细节展现:参与实验的士兵中,有人因良心不安偷偷释放受害者,有人战后终其一生忏悔。这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肉体的伤害,更在于对人性的扭曲。而铭记这段历史,正是为了警惕 “集体作恶” 的陷阱 —— 当个体被群体意志裹挟,当道德被强权碾压,暴行就可能发生。如今,我们回望 731 部队的罪行,不是要憎恨某个民族,而是要明确:任何以 “国家利益”“科学研究” 为借口践踏生命的行为,都永远站在正义的对立面。
更重要的是,《731》让我们懂得:和平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被守护。影片结尾,当年的实验遗址如今已成为纪念馆,参观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子。老人指着照片讲述历史,孩子眼中满是震惊与沉思 —— 这便是记忆传承的意义。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但世界仍不太平:局部战争、恐怖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仍在威胁着和平。正如电影中一位学者所说:“我们记住 731,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知道,和平需要勇气去捍卫,需要智慧去守护。”
《论语》有云:“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见过去的黑暗,也照亮未来的道路。电影《731》的价值,就在于它让我们在回望中看清:和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对正义的坚守,对历史的尊重。当我们带着这份记忆前行,才能让那些逝去的生命真正 “活” 在当下,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没有硝烟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