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杨氏:一段充满争议的宫廷往事
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病逝后,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上突然对群臣宣布:杨氏(齐王李元吉之妻)贤良淑德,朕有意立她为后。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却无人敢直言反对,只能暗自等待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杨氏的出身与婚姻
杨氏出身隋朝宗室,容貌出众,性情温婉,举止端庄。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最终攻入关中,建立了大唐王朝。杨氏后来嫁给了李渊的第四子李元吉,成为齐王妃。
兄弟相争的悲剧
李渊的三个嫡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才。太子李建成不仅协助父皇处理朝政,还曾率军北上抵御突厥入侵,并平定了刘黑闼叛乱;李元吉也屡次在河东地区立下战功。而李世民更是功勋卓著,麾下猛将如云,渐渐不甘居于兄长之下。
在这场兄弟相争中,李元吉本可坐山观虎斗,却偏偏选择支持李建成。据传杨氏曾多次劝谏丈夫保持中立态度,可惜李元吉并未听从。
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设伏,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尉迟敬德则斩杀了李元吉。随后,李世民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
为绝后患,李世民下令处死李建成、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其中不乏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当李世民亲临齐王府时,杨氏泪流满面地跪地哀求:求太子开恩,饶恕我们母女性命,哪怕贬为庶民也好。
看着梨花带雨的杨氏,李世民心生怜悯,承诺不会伤害她的女儿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李世民必须除掉可能复仇的侄子们,而女儿们则可以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违背伦常的结合
被杨氏的美貌所吸引,李世民不顾礼法将她纳入后宫,并安慰道:今后朕会好好待你,不必再思念齐王了。不久后,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一子,取名李明,后被封为曹王。
从鲜卑习俗来看,这种收继婚并不罕见。事实上,后来唐高宗李治娶了父亲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更是夺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
立后风波
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后,悲痛之余的李世民考虑立杨氏为后。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杨氏时,杨氏谦逊地表示:臣妾出身卑微,恐怕难以胜任皇后重任。
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多数大臣噤若寒蝉,唯有魏征直言进谏:陛下难道忘了辰嬴的教训吗?他引用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女辰嬴先后嫁给晋国两代国君引发非议的典故,提醒李世民此举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
《旧唐书》记载,魏征的劝谏最终让李世民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若立杨氏为后,其子曹王李明就可能威胁太子李承乾的地位,重演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这段充满争议的宫廷往事,展现了权力与情感的交织,也反映了当时特殊的社会风俗。李世民对杨氏的宠爱虽深,但为了王朝稳定,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参考文献]:《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