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时期,清政府曾不惜出动十万大军,耗费3000万两白银,赔偿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这一行动,对中国意义非凡。
伊犁河谷是中国西北边陲的重要门户和天然屏障。它犹如一把钥匙,掌控着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通咽喉。若伊犁河谷一直被沙俄占据,新疆将面临被割裂的风险,中国西北防线也会随之崩溃,外敌可长驱直入,甘肃、蒙古等地将直接暴露在威胁之下,中原腹地也将失去安全保障。收复伊犁河谷,为中国守住了西部防线的关键节点,保障了国家核心区域的安全。
伊犁河谷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天然的优质牧场和粮仓。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资源达86种,煤炭预测总量可达4800亿吨。如今,伊犁河谷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霍尔果斯口岸作为国际贸易枢纽,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伊犁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在此和谐共处。它是中国联系中亚、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关键纽带,收复伊犁河谷,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伊犁河谷的收复,彰显了中国对领土主权的坚定捍卫,也为后世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树立了“寸土必争”的榜样。它时刻提醒着我们,领土完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不容任何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