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北伐赵国:背水一战的经典战役
公元前204年寒冬十月,汉军统帅韩信在接连攻下西魏、代国后,率领数万东征军剑指赵国。此时的韩信在军中威望极高,将士们对他的命令无不言听计从。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赵王赵歇与大将陈馀集结全国兵力,在太行山井陉口布下二十万重兵防守。
井陉地形极为险要,两侧高山夹峙,道路狭窄得仅容单骑通过,绵延数十里,堪称绝佳的防御天险。如此地形,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汉军胜算渺茫。
危急关头,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馀献计:韩信远征在外,粮草运输困难。若给我三万精兵,我定能断其粮道。届时将军只需固守要塞,不出十日,必能生擒韩信。然而陈馀却以仁义之师为由拒绝了这个妙计,坚持要与汉军正面决战。
得知赵军策略后,韩信喜出望外。他立即部署作战计划:先派两千轻骑兵携带汉旗,趁夜绕道潜伏在赵军大营附近;又令主力部队在井陉口三十里外休整。半夜时分,韩信突然下令全军备战,并派出一万人在河边背水列阵。
次日拂晓,两军交战。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纷纷嘲笑韩信不懂兵法。然而当赵军倾巢而出时,埋伏的汉军骑兵趁机夺取赵营,插上汉旗。赵军见状以为大营失守,顿时军心大乱,二十万大军顷刻溃散。
战后,众将不解为何要违背兵法背水列阵。韩信解释道:我军多是新兵,唯有置之死地才能激发斗志。这正是兵法所言'陷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众将听后无不叹服。
这场经典的背水之战,不仅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成为后世兵家研究的典范。其用兵之奇、谋略之深,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