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为何一生从不踏入故宫,也未再回过延安?周总理曾道出实情
创始人
2025-10-08 19:01:56
0

1949年3月23日,一支由11辆小汽车和10辆卡车组成的车队,从西柏坡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北平驶去。

那一天,毛主席把那次迁往北平,形象地称为“赴京赶考”。

并对周公说:“今天是赴京‘赶考’嘛,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周公笑着回答:“我们都要考及格,不能退回来。”

毛主席坚定地表示:“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正是那句“我们决不当李自成”,道出了毛主席一生从不踏入故宫,也未再回过延安的深层原因。

故宫,是封建王朝的象征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然而,在毛主席的眼中,故宫却是封建王朝的象征,是皇帝权力的代表。

他曾明确表示:“我不学李自成,不住皇宫。”

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时代,新未来,不学李自成贪图享乐,贪恋皇权,没有将老百姓放在心上,最后只能走向衰落。

正因如此,1949年定都北京时,有人提议将国家办公地设在故宫,毛主席当即否决。

在深知,故宫与人民政权的性质水火不容,作为新生政权的领袖,踏入旧王朝权力中枢,就是在传递错误的信号。

那种清醒的界限意识,成为新中国与旧时代决裂的精神宣言。

其实,早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毛主席就通过《湘江评论》批判过封建礼教,主张“民众大联合”。

1954年春,我国多地发生了多起大火灾,当时故宫的消防安全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

毛主席在听取苏联消防专家建议后,连续四天三次登上故宫城墙,沿着神武门、东华门、午门等路线徒步巡查。

他手持竹杖,身着中山装,在城墙上驻足凝望红墙黄瓦,却始终未跨入宫门一步。

据卫士回忆,毛主席在城墙上行走时,神情并不是观赏古迹的轻松,而是在审视一段尘封的历史。

毛主席深知,作为人民领袖,绝不能给人以“皇帝联想”。

他要用实际行动向人民传递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是来享受特权的。

那种自我约束与警醒,体现了他对权力的清醒认识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以至于后来他也没有享受独立的居住场所,而是与民众一起生活在大院。

延安,不要走回头路

延安,是我国的革命圣地,也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了13个春秋的地方。

在那里,延安见证了我党从弱小到强大的历史性转变,也见证了毛主席诸多言论与预判的实现,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论持久战》。

然而,1947年为了战略考量,毛主席毅然决然地决定撤离延安,并且自从那次离开延安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到底为什么呢?

1947年3月,胡宗南25万大军逼近延安,当时毛主席在枣园窑洞中彻夜分析战局。

最终下达“撤离延安”的命令。

那一决策令乡亲们难以置信,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更是毛主席生活战斗了13年的精神家园,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呢?

面对乡亲们的质疑,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道:

如果有个人背着金银财宝遇到强盗,最好的做法是扔掉背包,轻装上阵,不仅能打败对方,还能保住财宝。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那一决策,当真是战略层面的高瞻远瞩,是“存人失地”的典范代表。

后来,老蒋占领了延安后才发现,花费了那么多精力打下的延安,却没有任何有用的价值,是纯粹的一块鸡肋。

再往后,西北野战军以2万兵力牵制住敌军,通过青化砭、羊马河等战役歼敌4万余人,最终还收复了延安。

其实,那正是毛主席“以退为进”的智慧。

那么,离开延安后,毛主席为何又拒绝再回延安呢?这背后应当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毛主席太忙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毛主席开始着手国家发展建设。

没过多久,朝鲜战争又爆发了,毛主席在深思熟虑后,不得不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再往后,三大改造、蘑菇弹研制等重大任务又提上日程,毛主席日均工作18小时,连吃饭时都在批阅文件。

那样的背景下,毛主席根本没有时间回延安。

1965年毛主席原计划在重上井冈山后赴延安,却因当时国内外局势突变未能成行。

其二,怕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人提议回延安看看,当时毛主席凝视着远方沉思良久,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等延安人民的日子真正好了再说。”

在他看来,回到延安或许会引发人们对新政权的疑虑,甚至让延安成为单纯的“功绩展览馆”。

他更希望延安能够成为激励我们继续艰苦奋斗的精神象征。

还有,1971年,周公陪黎笋访延时,看到当时延安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小米都吃不上。

当时周公含泪举杯道:“为了延安人民的生命,我必须喝掉这杯酒。”

那杯酒里,既有对老区人民的愧疚,更蕴含着对革命初心的坚守。

也许毛主席没有回延安,也有着这方面的考虑,他一心想让全中国都富起来,也不想看到延安人民贫困的困境。

以上两件事,足见毛主席的格局和初心。

他不贪恋金钱权力,专心于国家建设和百姓福祉,中华儿女能有这样的伟人,何其幸运,当知感恩。

读者们,关于“毛主席不进故宫,不回延安的解读”,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红色记忆:“赴京赶考”—我们不当李自成》

《毛主席曾3次游故宫:观看展品,在城墙上坐马扎休息》

《毛主席为什么要在1947年“放弃”延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孙全被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联通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联通甘肃省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孙...
尤文图斯与国米中场的交易风波:... 随着意大利足球联赛的深入,尤文图斯的转会动态再次成为焦点。最近,意大利媒体《全市场》报道称,尤文图斯...
前海港外援奥斯卡体检时一度失去...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巴甲球队圣保罗发布官方公告,34岁的前上海海港外援奥斯卡在体检中被检查出心...
独行侠解雇哈里森!Shams:... 北京时间11月12日消息,独行侠队官方宣布解雇总经理尼科-哈里森。根据名记Shams的报道称,球队老...
170cm的陶艺少女:她往那儿...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女孩——她安静地站在人群里,你却忍不住一眼就注意到她。不是因为她刻意张扬...
《翱翔: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报告...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新书揭幕。 记者 梁萌 摄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柯昌万致辞。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原创 苏... 历史开讲:苏麻喇姑的传奇一生 有一句话曾经被一位名人说过:“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这...
艺术家偷偷在英国博物馆展出AI...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1日报道,一位化名为马罗的艺术家将一幅人工智能(AI)...
“现在即永恒”艺术展亮相埃及金... ↑11月11日,在埃及吉萨金字塔景区,游客在“现在即永恒”国际艺术展上的一件艺术作品前自拍。 11...
世界名著《孽子》文学鉴赏 台北新公园的莲花池在夜色中泛着幽幽水光,池畔晃动的身影如同水面上破碎的倒影。那些被家庭抛弃、被社会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