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前一年的1944年为什么还有能力发动豫湘桂战役?
创始人
2025-10-08 12:31:18
0

1944年,轴心国已经穷途末路。

欧洲战场,苏联红军进入大反攻,对德军连续发动了10次重大打击,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收复全部沦陷领土。

诺曼底登陆也在这年6月打响,盟军势如破竹。

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发动跳岛作战,逼近日本本土,日本海空军力量损失殆尽,海上运输线被切断。

可以说,反法西斯战争全线胜利,捷报频传。

但是在这一年的中国战场上,不可思议一幕发生了。

日军在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及贵州等地发动全面进攻,打响豫湘桂战役(日本称“一号作战”)而且还达到了战争目的。

在失去制空权的情况下,50万参战日军仍然暴打200万国军,伤亡率1:5,基本上是完胜,让人大跌眼镜。

为什么日军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还有能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还能占上风?

日军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役?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就是打资源的。

日本不惜招惹美国这个巨人,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目的也是为了在东南亚获取战争资源。

但是自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逆转。

太平洋战场上,经过马里亚纳海战等战役,日本失去了塞班岛、关岛和提尼安岛,在战场上从此进入被动防守状态。

通过此战,日本海军的核心力量遭到沉重打击,损失殆尽,失去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日军舰队,在战场上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更重要的是,日本将无法从东南亚获得赖以维持战争的资源。

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后,日本本土尤其是位于京滨、阪神的工业基地,置于美国空军的直接威胁下,美军飞机来去自如。

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失利极大震撼了日本高层,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加剧,主战的东条内阁遭遇空前危机,合法性引起质疑。

俗话说,狗急跳墙;日本为了挽救败局,只能孤注一掷,启动一号作战计划。

发动战役的目的如下:

歼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占领湘桂、粤汉及京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冲,确保交通畅通。

以摧毁中国军队空军基地,制止美国空军利用这些基地空袭帝国本土。

通过上述地区的占领,获取战略物资,争取将战争延续下去。

这场战争表面看来是日本的积极进攻的作战,其实是万般无奈。

这时候的日军,好比一条恶狗被逼到了墙角,没有了后退余地,只能拼个鱼死网破。

这场战役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系生死存亡之战,胜则还有一线生机,败则万劫不复。

在此情况下,日军上下必然要拼死一战,非常疯狂。

一号作战被东京参谋本部称为“明治维新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为此纠集了华北方面军、第六方面军、第11军、第13军、第23军等侵华日军主力,还从关东军抽调了大批增援部队,地面兵力达到了历次战役的峰值,志在必得。

那么,穷途末路的日军为什么还有能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攻势呢?

日军仍然有足够的兵力

日本陆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湾、朝鲜的日军)、太平洋战场的“南方军”,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华北和华南等地的“中国派遣军”。

在中国的两支日军中,关东军是防范苏军的,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所对付的,实际上主要是一支“中国派遣军”。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南方军”40万人,“国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

抗战早期,日军主力都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遭受重创,关东军和中国军的精锐不断被抽调。

由于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订了克林姆林订立《日苏中立条约》,苏联无疑也无意和日本开战。

这时候中国战场上,日军仍然有100万兵力。

而这时候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在350万左右,还有40万军队在滇缅战场作战。

战场上中日两军投入兵力对比是1:4到1:5,即日军投入10万军队,国军至少需要40万。

日军投入50万军队,就足以抗衡200万中国军队。事实上,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所能投入的军队,也只有150万左右,远远不够。

这点兵力,只是其侵华日军兵力的一半,是完全可行的。

日军还可以凑集到足够的资源

打仗光有人还不行,还需要军火和粮食,这些伪满洲国就能提供相当一部分。

日本把伪满洲国打造成自己的大后方,在那里不惜血本,也获得了很高的回报。

1933年到1936年,日本对“满洲国”第一期建设投资超过11亿日元。

1937年到1941年第二期建设,即“满洲国”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日本追加投资50亿日元。

满洲国产业开发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重点是发展钢铁、煤炭、农产品等产业,主要对侵华战争进行支持。大量的投入下,“满洲国”的冶金矿业、汽车制造、飞机造船、交通能源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得以建立。

由于东南亚和中国大部都在战火笼罩下,满洲国超越日本成为亚洲工业及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

不光是东北,日本当时还占领了中国华北地区西北及江南部分地区。

据统计,豫湘桂战役爆发前,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21个省,占领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

如此广阔的领土,能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

在日军占领区,有将近80万伪军和不计其数的非武装汉奸,他们可以为日军提供后勤保障,极大程度支持了日本侵华战争。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为什么会打败?

人力物力有限

战役爆发时,重庆政府拥有的资源有限,除了伪满洲国和日军占领区,还有部分地区在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控制之下。

而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则在军阀控制之下,无论是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都无法跟日军抗衡。

河南等地在1942和1943两年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粮食几乎绝收。

这就让国民党军队在资源上处于下风,打败仗不足为奇。

军队严重腐败

国民党抗战中,相当一部分国军官兵是好的,但也是也有部分国民党将领腐化堕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绝不是捕风捉影。

国民党陆军中将张严佛回忆说,河南党政军及情报部门走私贩毒,经商渔利已经是普遍现象。

比如,彭赉良(暂编四十二师师长)在郑州假中华烟厂为名,让游击支队何俊山运购盘纸,从中渔利。

再比如,汤恩伯的长官部在洛阳邙麓街开设面粉厂,并接着接济在陕眷属为名,利用陇海路运输大量煤炭至西安一带销售渔利。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以想象。

缺乏指挥协调

国民党的内斗也非常激烈,极大削弱了国军战斗力,而内部矛盾也影响了各部之间的协调,影响了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民党军队由各派系军阀组成,其中嫡系杂牌,不能协调作战。

即使同是嫡系的汤恩伯和蒋鼎文,相互间也矛盾重重。

国民党当局失去民心

1942年河南等地遭遇大旱灾,国民党不但不积极赈灾,反而向全世界隐瞒灾情。

更有甚者,国民党不顾中原大地已经饿死了300万人(保守数字)的事实,继续对河南农民进行横征暴敛,一直到1943年夏季才停止。

国民党的举动大大伤害了百姓的心,在战争爆发后,很多百姓不但不支持国军,而且在国军到来时坚壁清野。

在豫西地区还出现了国军被缴械、哄抢甚至被杀害的事件。

高层战略误判

战争进入到1944年以后,日本法西斯穷途末路,国民党高层低估了日军战斗力,没想到他们能发动大规模攻势,对即将到来的恶战没有思想准备。

开战前,上自老蒋下至各战区司令长官,都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足够警惕。

1944年3月间,蒋介石召开了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没有研究任何日军可能发动攻势的议题,而是部署1944年的部队调整、换装和局部反攻事宜。

蒋介石还说“今后的战局,敌我攻防局势已经完全转换过来,第二期战役已经结束,第三期战役——我军反攻阶段已经来临。”

国民党高层弥漫着轻敌情绪,对恶战毫无准备,打败仗不足为奇。

豫湘桂战役日军虽然获胜,但是由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这次战役日军取胜也没有能挽救失败命运。

另外,由于日军兵力大幅度向前线增兵,导致敌后战场的日军力量顿减,反而导致了八路军的势力迅速发展,加速了日寇的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泰州市姜堰区惜茶轩茶叶店(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泰州市姜堰区惜茶轩茶叶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薛文昊,注册资本6万...
画家史子奇——奇峰笔底出 意境... 艺术简介 史子奇,半墨堂主,1983年生于北京市平谷区,自幼喜爱传统书画,2010年师从安徽省巢湖...
惠丰钻石:11月11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1日,惠丰钻石(920725)融资买入855.56万元,融资偿还1072.76...
年内暴涨285%!5日疯涨超7... 华夏时报记者 谢碧鹭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培育钻石板块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赛道”,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
力量钻石(301071)11月...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力量钻石(301071)报收于45.53元,上涨10....
【异动股】培育钻石板块低开,沃... 【财华社讯】今日早盘,截至09:30,培育钻石板块低开。沃尔德(688028.CN)跌10.45%报...
东海县晶换宝珠宝商行(个体工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东海县晶换宝珠宝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宝换,注册资本10万人...
萃华珠宝:股东邵增明、邵慧丽减... 雷达财经 文|杨洋 编|李亦辉 11月11日,沈阳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萃华珠宝)发布...
黎川县金智尊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黎川县金智尊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黎明,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经营...
和县昭华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和县昭华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陶然,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