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小霸王孙策的传奇人生与未竟霸业
袁术与曹操眼中的孙策
袁术曾感叹道:我若有孙策这样的儿子,死而无憾!这句话透露出他对孙策的欣赏与羡慕。作为孙策曾经的主公,袁术在孙策身上看到了其父孙坚当年的英姿。
而曹操则称孙策为猘儿(意为难以驯服的猛兽),认为难以与之争锋。当时曹操亲眼目睹孙策仅凭千余兵马就横扫江东,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
孙策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孙策在23岁前一直为袁效力,继承父亲孙坚的遗志。23岁时,因反对袁术称帝而与之决裂,仅率数千兵马就自立门户。令人惊叹的是,不到三年时间,他就统一了整个江东地区。可惜这位年轻有为的将领最终死于许贡门客的刺杀,年仅26岁,实在令人惋惜。
如果孙策没有英年早逝...
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孙策没有早逝,他能否带领江东军队击败曹操、消灭刘备,最终统一天下?从各方面来看,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卓越的军事才能远超孙权
孙策在短短三年内就攻占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战无不胜。相比之下,他的弟弟孙权攻打一个江夏郡就耗费了五年时间,三次出兵才最终拿下。
即使在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后,孙权也未能乘胜追击,一举消灭曹操。正如孙策临终所言,孙权更适合守成而非开拓。
麾下人才济济
孙坚为孙策留下了黄盖、韩当、程普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孙策自己更是善于招贤纳士,周瑜、鲁肃等谋士纷纷投奔,连猛将太史慈也诚心归附。张昭、张纮、吕蒙、周泰等东吴后期核心人物都是孙策亲自招募的。在用人方面,孙策丝毫不逊色于孙权。
有利的天下局势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那年),曹操正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无暇南顾,甚至主动与孙策联姻示好。而孙策正计划偷袭许都,迎回汉献帝。
当时曹操主力都在官渡前线,许都仅有荀彧坐镇。以孙策的勇猛和周瑜的智谋,攻下许都并非难事。一旦成功,曹操将被迫迁都洛阳,孙策则可趁机夺取曹操三分之一的地盘,对荆州形成包围之势。
再加上刘表不久后去世(公元208年),荆州必然陷入内乱。孙策便可挟天子以令荆州,率军长驱直入。随后北上消灭袁绍,收复幽并二州,最后西进夺取关中和益州,完成统一大业!
孙策的早逝,让这段可能改写历史的壮举永远停留在了如果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