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血债累累的英国,侵略足迹遍布171国,为什么现在却很少被骂?
创始人
2025-10-07 18:30:56
0

昔日“日不落”帝国:以绅士之名,行殖民之实,终至落日余晖

在全球193个国家中,竟有171个曾被大英帝国侵扰、占领或干预的足迹所覆盖。这个曾经庞大到“太阳永不落下”的帝国,几乎将触角伸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时至今日,提起英国,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历史情感。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温文尔雅下的铁腕:英式殖民的“绅士手套”

英国的全球扩张之路,始于16世纪末。彼时的英国,更像是一位狡黠的商人,深谙“巧取豪夺”远比“硬碰硬”来得更为高效。当西班牙人在新大陆肆意烧杀掳掠,葡萄牙人在非洲大地大开杀戒之时,英国人却常常以一副“绅士”的姿态,穿着得体的西装,打着考究的领带,用一套看似文明而温和的方式,一步步蚕食和征服着世界。

到了19世纪,大英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巅峰,控制的土地面积高达约3400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超过4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份辉煌成就,固然离不开其强大的皇家海军作为后盾,但更关键的,是英国人精心设计并推行的一套“温水煮青蛙”式的殖民策略。

以印度为例,英国并非一开始就集结重兵,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野蛮的征服。相反,他们巧妙地通过东印度公司这样一个商业组织,进行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首先,他们掌控了贸易命脉,然后,伺机挑拨印度各邦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陷入内斗,直至精疲力竭。最终,英国人再以“调停者”的姿态出现,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印度实际的统治者。

这种策略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极大地弱化了被殖民者的反抗意识。在马来西亚,英国大量引入华人劳工和印度警察,巧妙地制造了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个族群彼此制衡,谁也无法吞噬谁,但又都不可避免地依赖英国作为仲裁者。结果便是,各族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被成功地转移到了彼此身上,而真正的统治者——英国人,反而成为了“和事佬”。

建设与掠夺并存:殖民体系下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殖民的另一显著特点,在于其“建设性掠夺”的模式。与西班牙人那种“抢完就走”的粗暴方式不同,英国人更倾向于在殖民地进行投资建设。他们深谙“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明白只有保持殖民地的运转,才能源源不断地榨取价值。

同样以印度为例,在19世纪中叶,英国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铁路系统之一,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帮助印度实现现代化,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将殖民地的原材料运输至港口,再运往英国本土。尽管如此,客观上,这些铁路确实促进了印度的经济交流和城市化进程,至今,印度铁路系统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铁路网络之一。

在教育领域,英国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他们在殖民地广设学校,培养了无数当地的知识分子。这些受过英式教育的精英,后来大多成为了各国独立运动的核心骨干。看似是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实则这些精英阶层往往对英国的制度和文化怀有天然的亲近感,即便在独立后,也与英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此外,英国人还相当注重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与法国在非洲强制推行法语和法式同化政策不同,英国通常允许殖民地保留其原有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只要这些并不威胁到英国的统治。这种策略大大减少了文化冲突,使得英国的统治显得不那么具有侵略性和压迫感。

全身而退的艺术:撤离中的影响力延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反殖民浪潮风起云涌,各国纷纷寻求独立。面对这一历史大势,英国展现出了令人意外的“体面”。与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顽固抵抗,荷兰在印尼的殊死搏斗不同,英国选择了相对平和且有计划的撤离。

1947年印度独立之际,虽然伴随着大规模的宗教冲突和人口迁徙,但英国并未像法国那样采取军事手段阻挠独立。他们的撤退策略,可以看作是“分而治之”的延续——既然无力继续统治,那就让继承者们互相牵制,英国便可借此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英国人撤离时,故意遗留了克什米尔等争议地区,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此争斗了数十年。表面上是迫不得已的撤退,实际上却是通过这种方式,继续对南亚局势施加影响。

更进一步,英国还巧妙地建立了英联邦。将大部分前殖民地吸纳其中,名义上是平等合作的国际组织,实则英国仍是核心,通过经济、文化和政治纽带,维系着对前殖民地的影响力。时至今日,英联邦仍拥有54个成员国,覆盖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

昔日霸主的今日窘境:日落西山,落日余晖

然而,再精明的策略,也终究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英国,早已不是那个“日不落”的帝国,反而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2022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飙升至13.2%,创下近40年来的新高。能源危机更是让普通家庭的年取暖费用从1000多英镑暴涨至3500多英镑,许多家庭不得不在取暖和食物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英镑汇率也一路下跌,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14,创下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

企业破产的浪潮也汹涌而至。2022年第二季度,超过5600家英国企业宣告破产,且这一趋势至今没有停止的迹象。曾经的世界工厂,如今连满足自身基本需求都显得力不从心。过度依赖进口的英国,在全球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

脱欧的后遗症仍在持续发酵。英国原以为脱离欧盟能获得更大的自主权,结果却发现失去了欧洲这个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21年,英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下降了12.3%,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而政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而推出的各种刺激政策,又导致政府债务急剧攀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急剧下滑。尽管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早已沦为美国的“小跟班”。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时,英国完全跟随美国的步伐,丝毫没有独立的战略考量。在俄乌冲突中,英国虽然表现积极,但更多的是配合美国和欧盟的行动,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已然日薄西山,这种巨大的反差,令人不禁感慨历史的无常。然而,英国的经历也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任何建立在剥削和掠夺之上的霸权,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历史的车轮终将碾过一切不公,回归公正。英国人当年以“绅士”之名征服世界,如今也只能以“体面”的方式,接受衰落的现实。

人缘好不好,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实力。当英国是世界霸主时,无论手段多么温和,也无法掩盖其殖民的本质;而当英国走向衰落后,再多的历史功绩,也难以挽救其眼前的窘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因合同纠纷,明牌珠宝起诉郑州市...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合同纠纷”,原告为浙江明牌...
小雨雪!大降温!山东天气预报!...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 最新天气预报 今明两天 大部地区最高气温17℃左右 最低气温5℃左右 不过需要注...
终于扛不住了?荷兰没想到,赴华...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公开表态,欢迎中国允许安世半导...
西安7岁女孩寒风中穿凉鞋路边捡... 11月11日,网友反映西安一8岁左右女孩没有上学、大冬天穿着凉拖鞋在路边玩耍引发关注。 网友发视频...
“巴赫遇见巴赫”!国际奥委会终... 11月10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现身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打卡 “艺术照见未来・袁熙坤艺术作...
股票行情快报:明牌珠宝(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明牌珠宝(002574)报收于5.94元,下跌1.0%...
观战台:法国荷兰葡萄牙赢球进世... 欢迎收看2025-26赛季第23期观战台,本文将为您囊括北京时间11月14日至11月16日期间世界足...
原创 贤... 作为明朝一代明君,明宣宗因其高效的决策和执行力,迅速平定了与汉王(仁宗的弟弟,也是宣宗的亲叔叔)之间...
闺蜜圣诞局:200㎡别墅,拍够... 长泰马洋溪翠溪山庄度假别墅庭院烧烤区,烤炉配套齐全,朋友小聚嗨玩整晚 每年圣诞都和闺蜜们约局,前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