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0年,刘秀成功平定关东地区后,将目光投向了陇山一带。这场持续四年的攻坚战,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要理解这场战役的艰难,我们得先看看陇山势地形。
打仗耗时长久,通常有两个关键因素:坚固的城池和险要的地形。在陇山之战中,刘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地形劣势。陇山看似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脉,但实际作战时却让大军寸步难行。从东南到西北,陇山的地势起伏惊人:东南段约700米,中段陡升至2000-2300米,西北段又回落至2000米。面对如此巨大的高度差,强攻几乎不可能,刘秀只能采取佯攻策略。
同年5月,刘秀发动了陇山首战。西北军阀隗嚣派大将王元驻守陇坻,严防东汉军队上山。刘秀派出八万大军,各路猛将齐聚长安。前锋祭遵虽攻破新关,但主力部队在向高地推进时,遭到王元部队居高临下的猛烈反击,最终全军溃退至关中平原。
首战失利让刘秀心急如焚。他立即调整部署,命令败退的部队分别驻守汧县、漆地、栒邑和长安外围。当隗嚣军队进攻栒邑和汧县时,遭遇顽强抵抗后选择撤退。就这样,东汉军的第一次陇山之战以失败告终。
时间来到公元31年8月,刘秀卷土重来。这次他采取了一个让隗嚣震惊的战术——突袭略阳。这个交通要地被来歙率军奇袭得手,守将战死。隗嚣之所以如此震惊,是因为略阳地势险要,四周都是高山,在他眼中根本不可能被攻破。来歙这一战,堪比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的壮举。值得一提的是,略阳在两百年后将以另一个名字闻名天下——街亭。
略阳就等于切断了隗嚣的补给线。惊慌之下,隗嚣立即在番须口、陇坻、鸡头山、瓦亭四处设防,同时调集重兵反攻略阳。然而从春天打到秋天,整整半年都没能夺回这个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刘秀采纳马援的建议,改变战术。他放弃正面强攻,转而从侧翼山地迂回,直取陇山制高点。第一城守将不战而降,刘秀获得居高临下的优势。隗嚣见势不妙,立即放弃略阳,退守天水。他清楚一旦东汉军从高处俯冲,加上补给线被断,自己必败无疑。
隗嚣在西城、上邽布防,派王元南下求援。刘秀虽全力追击,但因缺乏攻城器械,始终无法攻破这两座城池。更糟的是,后方河东、颍川发生叛乱,刘秀被迫回师。临走前他叮嘱吴汉精简部队,避免后勤压力。但吴汉未听劝告,最终因粮草不济导致军心涣散。当王元率五千援军虚张声势喊出百万大军到时,东汉军队瞬间崩溃,只有祭遵死守汧县,保住了最后一块阵地。
两次大战虽未成功,却耗尽了隗嚣的实力。陇山地区陷入粮荒,隗嚣在绝望中去世,其子隗纯继位。到了公元33年春,刘秀发动第三次进攻。这次他撤换吴汉,任命来歙为主帅。来歙兵分两路:一路由耿弇率领再攻高地,一路直取隗纯老巢翼城。经过一年围城,寇恂成功劝降守将。来歙主力则攻破上邽,迫使隗纯继续后撤。
最终在公元34年10月,来歙兵临落门聚,走投无路的隗纯开城投降,其部将王元逃往蜀地。持续四年的陇山之战,终于以东汉王朝的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