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最终在1644年迎来了它的末日。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时,崇祯皇帝在煤山的一棵老槐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李自成随后建立了大顺政权,但这个政权仅仅维持了42天就被清军击溃。此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但这些政权也都如昙花一现,难以长久维系。
清军入关后,开始对南明势力展开全面清剿。虽然南明军队的抵抗显得力不从心,但民间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在江南地区,百姓们宁愿留发不留头,以剃发为耻。其中嘉定和江阴两地的反抗最为悲壮。在嘉定,清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三日屠城,两万余名手无寸铁的百姓倒在血泊之中。江阴百姓则在阎应元的带领下坚守城池81天,最终全城军民无一投降。虽然这些抵抗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展现了汉人不屈的气节。
转机出现在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与南明军队联合之后。在孙可望、李定国的率领下,这支联军接连取得胜利,一度控制了西南大片地区。后来郑成功率领水师加入,更让抗清力量如虎添翼。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战功的积累,将领们开始争权夺利。特别是孙可望投降清军后,将西南防务机密尽数告知清廷,导致吴三桂率大军南下。
李定国率部与吴三桂展开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就在战事胶着之际,永历帝却被叛将挟持至缅甸。吴三桂见强攻不下,便改用招降策略。面对军心动摇的困境,李定国派使者赴缅要人,不料使者被杀。虽然李定国在边境击败缅军,却始终未能迎回永历帝。
此时的南明已是强弩之末。清军完全控制了西南地区,尽管士兵们因恶劣环境怨声载道,清廷仍决定继续追击。吴三桂不断上书强调永历帝的威胁,最终说服清廷派爱星阿增援。面对大军压境,缅甸王被迫交出永历帝。
在如何处置永历帝的问题上,吴三桂与爱星阿产生严重分歧。经过数月争论,清廷最终采纳了吴三桂的建议。1662年,永历帝在昆明被弓弦勒死,南明最后的希望就此破灭。郑成功、李定国闻讯后悲愤而终,大陆的抗清斗争至此终结。
吴三桂执意杀害旧主,实则是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同时为自己谋取云南的统治权。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清廷不仅没有满足他的野心,反而开始削弱他的势力。这也为日后吴三桂起兵反清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