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人物黄权的起伏人生】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都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这些人才的际遇各不相同,有人主动投奔明主,有人迫于形势改换门庭。但真正有才能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受到重用。今天要说的这位传奇人物,他最初是刘备的心腹重臣,后来投降曹魏后依然官运亨通,更难得的是连司马懿都亲自致信蜀汉,请求善待他的家人。
【刘备的仁厚之举】
在蜀汉方面,一向以仁德著称的刘备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当时群臣都强烈反对,但刘备坚持破例保护这位降将在蜀汉的家人。能让君主如此厚待,这位降将的为人处世确实令人叹服,堪称人生赢家。
【黄权的仕途起点】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黄权。他投降曹魏后获得重用并非偶然,因为追溯其经历,他本就是降将出身。早年黄权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当刘璋准备邀请刘备入蜀共抗张鲁时,黄权就敏锐地指出刘备必会鸠占鹊巢。可惜刘璋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将黄权贬官外放。
【忠义之士的坚守】
黄权对刘璋可谓仁至义尽。在刘备与刘璋正式开战后,其他官员纷纷倒戈,唯有黄权坚守到最后。刘备十分欣赏这样有才能又有气节的人才,经过多次招揽,黄权才归顺刘备,并立即被任命为偏将军。
【汉中之战的幕后功臣】
刘备确实慧眼识人。在黄权的建议下,蜀军果断发动汉中之战,成功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一举夺取汉中要地,解除了蜀汉北方的重大威胁。虽然世人多将汉中大捷归功于法正,但这一战略构想最早出自黄权之手。刘备称汉中王后,黄权被擢升为治中从事,成为核心幕僚之一。
【夷陵之战的转折】
称帝后的刘备志得意满,执意东征伐吴。耿直的黄权直言劝谏却未被采纳。结果正如黄权所料,东吴水军大败蜀军。刘备败退时,负责北线作战的黄权归路被吴军切断,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投降曹魏。
【在曹魏的际遇】
这是黄权第二次改换门庭,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曹丕的接纳。面对曹丕是否想效仿陈平韩信的询问,黄权坦然回答:臣受刘主厚恩,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蜀,故来投奔。败军之将能免死已属万幸,岂敢与古人相比?曹丕欣赏他的坦诚,立即任命他为镇南将军。
【两朝君主的厚待】
蜀汉方面,按律当处置降将家属,但刘备却说是孤辜负了黄权,不是黄权辜负孤,下令善待其家人。黄权留在蜀中的儿子黄崇后来官至尚书郎。在曹魏,不仅曹丕重用他,司马懿也对他青睐有加,最终官拜车骑将军。即便在新朝为官,黄权也从不对故国妄加评论,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称赞他黄公衡是爽快人,常常称赞阁下。
【历史评价】
黄权堪称三国最被低估的人才,因缺乏显赫战功而不为人熟知。直到晚年,刘备仍感慨:虽失去黄权,又得狐笃,可见世间从不缺贤才。作为降将能在新旧两朝都受到如此器重,黄权确实创造了三国史上的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