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开国大将谭政,人们都知道他是我军著名的政工专家。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政工大将年轻时其实更向往冲锋陷阵的战斗生活。当年谭政报名参军时,满心想着要拿起钢枪上战场杀敌。
部队领导见到文质彬彬的谭政后,觉得他不像能打仗的料,便有意考验他:给你十发子弹,能保证一枪一个敌人吗?谭政认真思考后,诚实地摇了摇头。领导降低标准:那两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呢?谭政还是摇头。领导又问:三个人呢?结果谭政依然摇头。这时领导笑着说:看来你确实不适合拿枪打仗,不过用带毛的笔杆子肯定在行!部队现在最缺的就是像你这样会写会算的文化人。就这样,谭政放下了扛枪的念头,从此在政工岗位上发光发热。
1928年初春,红军攻占江西遂川县城时遇到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造谣红军会烧杀抢掠,当地百姓都紧闭门户不敢露面。时任政工干部的谭政带领宣传队挨家挨户做工作,还把没收的地主财产分给群众。可老百姓害怕报复,谁都不敢接受。一些战士气馁地说:好心当成驴肝肺,干脆不分了!谭政立即制止道:这样只会加深误会。他灵机一动,连夜组织人员抹去财物上的标记,悄悄将东西放进各家院子。这个妙招很快消除了百姓的顾虑,红军顺利在遂川站稳了脚跟。毛主席得知后称赞道:谭政点子就是多,照这样干,国民党哪是我们的对手。
在著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中,作为红一师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发挥了重要作用。渡河前,他反复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别看国民党军前堵后追,其实各怀鬼胎。川军和老蒋不是一条心,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定能在敌军合围前渡河!在他的鼓舞下,当营长孙继先组建突击队时,战士们个个争先报名。可以说,强渡大渡河的成功,谭政功不可没。
令人敬佩的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却极为低调。他的女儿曾好奇地问:为什么斯诺的《西行漫记》里没有您的故事?谭政淡然回答:当时我忙着工作又生病,没接受采访。再说大家接受采访是为了宣传革命,不是为个人留名。长征路上牺牲了多少无名英雄啊!
1959年谭政在湖南湘乡视察时,看到一个感人的场景。当地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水库,中午时分仍干劲十足地劳作,连饭都顾不上吃。谭政立即找来负责人:再大的干劲也要吃饭,现在马上停工吃饭!事后他对县领导说:群众热情越高,干部越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能凉了大家的心。这个朴实的故事,至今仍值得所有领导干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