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三国?只因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很多人都觉得刘备得到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后,统一天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诸葛亮确实是三国时期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并非一国之君,但他的故事连小孩子都能说上几段。像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经典计谋,不费一兵一卒就立下大功,可以说三国之后再无人能出其右。但让人不解的是,拥有如此人才的刘备,为何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预言天下将三分,而要夺取天下,首要任务就是拿下荆州和益州这两块战略要地。其中荆州尤为重要,对蜀汉和东吴来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荆州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所在,镇守荆州也成为将领地位的象征。当时刘备手下有几位大将: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还有常胜将军赵云。张飞虽然勇猛,但谋略不足,刘备自然不会糊涂到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剩下赵云和关羽,看起来都是不错的人选。
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表现出色,单枪匹马救出阿斗,甚至不惜牺牲刘备的夫人,足见他临危不乱、忠心耿耿。但刘备却犯了历代帝王都会犯的毛病——疑心太重。虽然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但他的兄长诸葛瑾却在东吴效力。刘备担心诸葛亮在荆州事务上会有所保留,而赵云又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相比之下,从桃园结义就跟随刘备的关羽,显然更得刘备信任。于是,这个重任最终落在了关羽肩上。
但刘备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从建安十六年开始镇守荆州,到次年调走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后,关羽独自镇守这个战略要地长达11年之久。从48岁到60岁,以一人之力要同时应对魏、吴两大强敌,而敌方将领已经换了几代人。年事已高的关羽早已力不从心。荆州的失守,诸葛亮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其实在刘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