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琏有多狡猾?淮海战场逃跑时副官提醒他方向反了,他却狡黠一笑
创始人
2025-10-07 10:02:03
0

胡琏有多狡猾?淮海战场逃跑时副官提醒他方向反了,他却狡黠一笑

在淮海战役期间,胡琏与黄维这两人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处境,他们被重重围困于双堆集之地,彼时的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情况严峻到了极点。

在解放军重兵形成的包围圈面前,黄维身处指挥之位,然而最终还是深陷其中,直至落得兵败被擒的结局。

胡琏,竟带着副官,依靠一辆破破烂烂的坦克,硬是从重重包围之中杀了出来。期间,他还面带笑容地对副官讲道:“这方向,反过来才是正确的。”

他究竟何等狡黠,居然能够在看似毫无生机的死局之中安然脱身?

1948年末,淮海战役已然步入最终的关键阶段。彼时,国民党的第十二兵团深陷困境,被解放军在双堆集地区里一层又一层地紧紧围困起来。

此地极为偏僻且地域狭小,放眼望去,四周皆是广袤的平原,根本寻觅不到可供据守的高地。并且,其唯一的补给路线也已然被截断许久了。

天空中有解放军的飞机不时地进行轰炸侦查,而地面上几十万解放军早已将此处围得如铁桶般水泄不通。被围在其中的兵团陷入了极度的慌乱之中,战士们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到了最后,甚至连马都被宰杀用来填肚子了。

黄维与胡琏二人看似神色镇定,可实际上他俩心里都很清楚,摆在面前的路唯有一条,那便是突围。

黄维担任兵团司令一职,其年龄相较于胡琏而言更大一些。他平日里的行事风格颇为严肃且稳重,向来热衷于依照既定的规矩去处理各项事务,即便身处万分危急的时刻,也鲜少会做出轻易变通之举。

胡琏全然属于另一种类型的人,其机灵劲儿恰似一只狐狸,脑子的运转速度极为飞快,每每到了关键的时刻,那可从来都是毫不含糊的。

他俩向来就时常意见相左,此次更是背道而驰。

黄维执意要让部队集体行动,企图硬拼着闯出困境;而胡琏却认为此种做法并不可行,毕竟人多的话目标就大,那样肯定是无法逃脱出去的,于是他便提议采取分开突围的方式。

兵团被围得愈发严实,而两人依旧争执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

胡琏眼见着局势不断恶化,心里明镜儿似的,深知此地迟早会沦为解放军的“囊中之物”,就如同瓮中捉鳖那般,逃脱不得。

时间越往后拖延,兵团恐怕就连突出重围的时机都将丧失殆尽。天色渐暗之际,胡琏唤来自己的心腹副官,他俩先是伏在地图跟前仔细研讨了好一会儿,随后又前往阵地之上转了数圈。

胡琏返回之时,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径直对副官下令道:“去准备一辆坦克,要那种陈旧且已报废的,今晚便出发。”

副官被惊了一下,赶忙问道:“司令,咱们带着坦克还能顺利开出去?”胡琏微微点头,声音压得极低,仿若在轻声嘀咕一般说道:“越破旧的越好,越看着不像能开动的那就更好。”

夜幕降临之际,胡琏携同副官,偷偷地钻进了一辆陈旧且破败的坦克之中。

此前,有一辆坦克由于发动机出现故障的缘故,被遗弃在了阵地的后方区域,压根就没人去对其进行修理。彼时,那坦克的内部充斥着油腻之感,还布满了灰尘,显得颇为脏乱。

胡琏猫着腰爬进一处隐蔽之所后,迅速将身上笔挺的军装一股脑儿全脱了下来,转而换上了一件普通士兵所穿的衣服。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在脸上随意抹了几把泥,那副模样让一旁的副官瞧见后,不禁当场愣住了。

一边往外爬着,其边对副官叮嘱道:“往往看着越不重要的,反倒越安全,你可得记住了,千万不能慌乱。”

副官颔首示意,可心里却一个劲儿地犯嘀咕。他暗自思忖着,瞅这坦克的模样,破旧得简直不成样子,真要是开出去的话,没准儿还没等抵达包围圈的边缘地带,就该中途抛锚歇菜喽。

可他哪敢再多问什么,只能咬着牙、壮着胆儿跟着胡琏一同前行。

胡琏特意挑选了一条看起来不太靠谱的路线,而这条路线恰恰是解放军时常行走的方向。

“司令,您看这方向是不是走反?”副官终是没忍住,出言提醒道。

胡琏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身子往坦克里一靠,随后悠然地点燃了一根香烟,不紧不慢地说道:“就朝着反方向行进,而且要尽可能往解放军兵力集中的地方去。”言罢,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副官的肩膀,同时递过去一个眼神,示意副官莫要再多言语了。

那辆陈旧且破败不堪的坦克,突突地冒着黑烟,缓缓地开动起来,前行的速度简直如同蜗牛爬行一般迟缓。

果不其然,解放军的哨兵瞧见之后,下意识地认为那是缴获而来的战利品,压根就没人会去猜疑,在那里面居然藏着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胡琏靠于内侧,双眼紧闭休憩着,仿佛全然未曾担忧前方潜藏的危险。

那副官紧张得不行,脑门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滚落。只见他紧紧攥着手中的枪,耳朵高高竖起,犹如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提防着,就怕听到敌人哪怕一丝一毫的脚步声。

当坦克行驶到半途之时,途中碰到了解放军正在巡逻的士兵。那些士兵心里都觉得这坦克肯定是缴获而来的,毕竟要是国民党方面的,又怎会有胆量从解放军的队伍当中穿行而过?

副官吓得差点昏厥过去,手都不由自主地伸到了枪上。

胡琏,压根就没什么动静,连眼皮都未曾抬动一下。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后,那坦克哐当一声径直开了过去,而解放军还真就未曾起疑。

在这一路上,胡琏所拟定的计划全然靠着“大胆”二字来支撑着。每当面临越是危急的状况,他反倒越发冷静沉着起来,如此情形,就连其副官也渐渐安下心来。

当黎明即将破晓之际,他们总算成功突破了包围圈。彼时,那辆坦克吐着仅剩的一缕青烟,缓缓驶至相对安全之处。

胡琏轻轻拍了拍副官的肩头,神色轻松地说道:“得,算咱们命大。”

副官长终于松了口气,不禁开口问道:“司令,这一路走来,您难道就未曾有过惧怕之感?”

胡琏微微一笑,淡然说道:“怕?有啥可怕的,打仗这事儿,命就是拿来赌的,路也得靠自己闯出来。”他说得倒是挺轻松自在的,可一旁的副官却看得真切,胡琏手中的烟都已经燃到指尖了,还烫出了一个小小的伤疤,而他硬是一声没吭,就那么忍着。

这一晚,无疑会成为他们二人此生都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那一夜,双堆集的战场上依旧是一片混乱景象,而就在此时,胡琏竟带着副官成功突出了重围。

解放军的包围圈不断收紧,犹如一张越勒越紧的大网,将黄维兵团紧紧困住。此时,该兵团被死死压缩在一片仅有区区几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之中,其部队就连最基本的调动行动也变得极为困难起来。

在那临时搭建而成的指挥部之中,黄维正襟危坐,但其脸色却如铁般铁青,透着一股凝重且压抑的气息。

阵阵枪炮声夹杂着士兵的叫喊声从远处不断传来,那一刻,他心里已然明了,部队已然呈现出大势已去的态势了。

相较于胡琏那种果决的行事风格,黄维就显得颇为拘谨了。

他执意不肯轻易舍弃兵团,坚决要带着大部队展开突围行动。然而,兵团人员众多,这使得行动目标极为显著,并且彼时部队的士气相当低落。在这样的状况下,虽经数次突围尝试,却均被解放军不费吹灰之力地给击退了。

胡琏在临行之际,曾对黄维加以劝说,告知其分散行动说不定尚有一丝存活的希望。然而,黄维却并不愿去冒这个险,仍旧执意依照原定的计划,选择一味地硬拼到底。

黄维拟定的作战计划为,率领兵团借助装甲部队所具备的力量,对解放军的防线展开突击行动。

他特意挑选了一辆崭新款式的坦克当作指挥车,满心想着能借此来振奋军心,可没料到,就在那至关重要的时刻,他所挑选的这辆坦克居然出现了故障。

队伍行进之际,发动机骤然停止工作,熄火之后,整个队伍就被困在了包围圈里那极为危险的区域。

解放军以迅猛之势快速围拢过来,经过数轮炮火的猛烈轰击,那支企图进行装甲突围的队伍近乎全军覆没,被彻底打散。

在那狭小逼仄的坦克之内,黄维已然清楚地知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大势已去。彼时的他,脸色如死灰般暗沉,透着无尽的绝望与颓败。而后,他缓缓地抬起了自己的双手,做出了投降的抉择。而伴随着他这一举动的,还有那数以万计隶属于兵团的士兵们,也一同沦为了俘虏。至此,这支曾经颇具规模的部队,算是彻底走向了覆灭的结局,消逝在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当黄维被俘虏之际,胡琏已然带着副官,将身上的着装更换成普通士兵的服饰,随后悄然混入了国民党其余正在撤退部队的行列之中。

一路朝着南方进行撤退行动,最终成功抵达国民党所控制的区域。

听闻黄维被俘的讯息,胡琏只是面无表情地撂下这么一句话:“他既欠缺狠劲,又不够机变灵活。”

黄维的顽固与保守,致使其错失了最后的契机;而胡琏凭借着灵活且狡黠的行事风格,竟能于绝境之中觅得生机。此二人的命运,由此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

胡琏“狡如狐”的名声,经由这场突围,被彻底奠定了下来。

在成功突出重围之后,胡琏迅速成为了国民党阵营内部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

在淮海战役落下帷幕之后,国民党方面可谓损失极为惨重。而胡琏当属那为数不多的,能够从这场激烈残酷的战场上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的高级将领中的一员。

有关他的突围经过,诸多传闻开始渐渐散播开来。

部分同僚对他赞誉有加,夸赞其极为机智,认为正是凭借自身的果决以及过人的胆识,他才成功挽救了自己的性命。

也不乏有人对其行为持有异议,觉得他显得太过利己,一心只想着自己逃生,全然未曾全力去援救那些被围困的部队。

胡琏对于诸如此类的评价向来都不会给予正面的回应,仅仅是用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口吻说道:“打仗,向来就是如此这般,只有保住性命,才能够有机会去投入下一场战斗。”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蒋介石对胡琏的表现极为满意,进而公开对其予以表扬,称胡琏“乃着实知晓怎样去随机应变的将领”。

胡琏于是能够继续在台湾军队里担当重要职务,还被委派为诸多重要防御工事的主管之人。

在国民党内部,其发展也并非是毫无阻碍、一路顺遂的。

在听取淮海战役总结报告之际,毛主席提及胡琏时,面带笑容地给出了这样一番评价:“此人可谓猛若虎,狡似狐,只可惜溜得太快,不然的话,我倒真想会会他。”

胡琏步入晚年之后,对于淮海战役中突围的那段往事,鲜少提及。即便偶尔有人向他问询当时突围的经历,他也不过是微微一笑,回应道:“在那个时候,脑袋就如同系在裤腰带上一般,能保住性命,靠的不就是一股子胆量罢了。”

在国共内战的历史长河之中,胡琏的相关事迹向来被视作一段极具戏剧性色彩的小插曲。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康熙皇帝是一个非常勤政的帝王。他在亲政后,实施了御门听政,即在乾清门(后来改为太和门)接见大臣、处理...
原创 近... 袁世凯和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们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奸雄,并且有很多相似之处。两...
原创 疆... 当年,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们,带领着强大的蒙古铁骑,横扫中亚,征服了东欧,甚至深入到西奈半岛。当时,世...
原创 金... 南宋能够长期存在并抵抗外敌,背后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在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南宋并没有显示出脆弱的一面...
原创 当... 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雄心勃勃的开国君主,他们所册封的首任太子,往往未能顺利继位,甚至被...
原创 华... 很多人可能听过一句话,出自刘邦之口:我一生都败给了项羽,但最终我只赢了一次,而那一次的胜利,才让我建...
原创 蒋... 老蒋到了台湾之后,许多曾经与他有过矛盾的人也随之一同迁移到了台湾,其中包括像白崇禧这样的人。蒋介石到...
原创 鲁...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与长期肺病顽强斗争未果后,遗憾地离世,享年56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原创 为... 0万两,主要是这两者的性质不同。在崇祯这里,大臣不愿意捐款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其一,从“交易”逻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佑兰国画鉴... 张佑兰1942年12月出生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幼小受妈妈教育学习画小金鱼,喜欢画画,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