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作为一部描绘隋唐交替时期英雄豪杰的经典小说,塑造了众多武艺超群的猛将形象。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隋唐十八好汉,这些人物或是历史真实人物的艺术加工,或是作者的艺术创造。比如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渊早夭的第三子李玄霸,而宇文成都、雄阔海等则完全是虚构人物。不过小说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也基本遵循了历史发展脉络,如唐朝取代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在众多虚构人物中,有两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名将——秦琼和尉迟恭。
秦琼堪称唐朝开国猛将之首。他最初在隋朝名将来护儿麾下担任普通士兵时,就因其过人的勇武而备受重视。史书记载,秦琼母亲去世时,来护儿竟破例派人前去吊唁,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军队中实属罕见。秦琼最著名的战绩是在隋末乱世中,仅率千余精兵突袭卢明月十万大军,与张须陀部形成夹击之势,最终大获全胜。归顺李唐后,他成为李世民麾下最得力的战将,每逢敌军有猛将叫阵,李世民只需一个眼神,秦琼便会跃马挺枪而出,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其勇猛确实当得起万人敌的称号。
尉迟恭,字敬德,出身铁匠世家,却凭借天生神力与过人胆识成为一代名将。他尤其擅长在马上格斗,能精准躲避并夺取敌人的马槊。在与李元吉的对决中,曾连续三次夺下其兵器。玄武门之变时,他率七十精骑驰援李世民,亲手射杀李元吉,为政变成功立下决定性功劳。尉迟恭的勇猛仅次于秦琼,是李世民麾下不可或缺的猛将。
罗士信虽未列入演义中的十八好汉,但其真实战力不容小觑。他十四岁就从军,每次作战必冲锋在前,连隋炀帝都听闻其威名,特意派画师记录他的英姿。投奔李世民后,罗士信继续展现其过人勇武,可惜在洺水城保卫战中,因寡不敌众被俘,宁死不屈而壮烈牺牲。
裴行俨是演义中裴元庆的历史原型,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在真实历史上,他同样以勇猛著称,跟随张须陀征战四方,所向披靡。《隋书》明确记载他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可惜后来密谋反对王世充失败被杀。
史万岁是五人中年代最早的一位,活跃于北周至隋朝时期。他以身先士卒著称,曾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江南叛乱等重大战役。在敦煌驻守期间,他多次主动出击突厥,威震北疆。最传奇的是,突厥达头可汗听闻史万岁领兵,竟不战而退。可惜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最终被隋文帝冤杀。
这五位真实存在的万人敌猛将,或勇冠三军,或智勇双全,都在隋唐之际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真实战绩与传奇故事,远比小说中的虚构情节更加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