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史前人群基因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创始人
2025-10-07 03:02:28
0

原标题:黄土高原史前人群基因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首次揭示史前中国南北方人群的远距离互动

9月16日,记者获悉:黄土高原史前人群基因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复旦大学王轲、金力、李辉团队通过对黄土高原23例龙山时代至周代古人类遗骸的全基因组研究复原,首次揭示了史前中国南北方人群在此地区的远距离互动,将史前中国南北方人群交流的已知范围,从中原北推800公里至陕北高原。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刊发。

研究证明,黄土高原古人群既保持了与中原农耕社会的紧密联系,又吸收了来自北方草原和南方远距离地区的基因。黄土高原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对南北互动具有深远影响。

黄河在陕北形成巨大的“几”字形弯道,地处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数千年前成为多元人群的交汇点。此前,考古学者依据玉器等出土器物的相似性,推测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陕北石峁文化间存在文化交流,但缺乏直接的人群互动证据。

此次基因研究为这一假设提供了确凿佐证。研究团队发现,石峁文化圈人群的主要遗传祖先来源于中原,同时与北方草原人群存在密切的基因联系。尤为重要的是,神木新华遗址部分个体中检测到高达50%的南方起源遗传成分,显示南方基因跨越千里输入北方。

学界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重绘了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黄土高原人群遗传格局,也为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视角。过去普遍认为,中原农耕社会是文明演进的单一路径。然而基因证据表明,中华文明从一开始便是多元人群与文化的汇流:北方草原注入了游牧与畜牧的元素,南方基因带来了新的血脉与文化特征,黄土高原成为真正的“文明熔炉”。

团队专家指出,该研究改写了我们对史前人口格局的认识,并为理解当今中国社会的多样性提供了深远启示。中华文明不是封闭孤立的产物,而是开放、融合与交流的结晶。黄土高原的基因密码,不仅记录了人类迁徙的轨迹,也为揭示文明多元共生的本质提供了证据。(见习记者 周思言 记者 师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福建的地理特征为西北部高山重重,而东南部则平坦低洼,...
原创 远... 1943年,远征军军长孙立人在营地里接见了营长杨鹏冠,称赞他在弹尽粮绝、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仍然率部突...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曲面,... 在建筑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发泡陶瓷线条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面对众...
拾光语珠宝(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拾光语珠宝(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曾晓红,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原创 长... 众所周知,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遭遇了惨败。若不是赵云全力营救,刘备可能失去唯一的儿子,这场战败几乎将刘...
原创 日...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汉服、唐装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众所周知,日本文化深受中国...
世界倒退最快的国家:从全球第六... 当黄金与钻石的光芒不再能照亮生活,一个国家的坠落会有多迅猛?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曾手握全球一半的黄金...
原创 古... 阵是古代战场上军队阵形的布置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进攻,也常用于防守或驻扎。根据敌人的行动、地形和天气...
以色列选美小姐台上瞪巴勒斯坦小...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1月10日,以色列选美小姐希拉兹在比赛中疑似白了巴勒...
原创 直... 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分为直系和皖系,尽管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并没有明确的阵营划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