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在涪城的一场宴会上,刘璋热情款待刘备,席间喝得烂醉如泥。军师庞统见状,悄悄对刘备耳语:主公,眼下正是除掉刘璋的天赐良机!刘备却像没听见似的,依旧与刘璋把酒言欢。庞统急得直跺脚:如此良机,岂能白白错过? 宴席散后,庞统在军帐中忍不住追问:主公为何不下令?只要除掉刘璋,益州唾手可得啊!刘备轻抚长须,从容答道:刘璋与我同宗,今日盛情相待。若贸然加害,必失民心。况且他手握三万精兵,即便得手也难以掌控局势。此人优柔寡断,我们徐徐图之更为稳妥。 刘备的轻视不无道理。作为益州牧刘焉之子,刘璋确实有负父亲威名。当年刘焉深谋远虑,预见到天下将乱,特地向汉灵帝求得益州牧之职。在他的治理下,益州兵强马壮,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可惜刘璋全无乃父之风。继位后竟重用包藏祸心的赵韪,多亏父亲旧部相助才平定叛乱。他懦弱无能到连父亲的老部下张鲁都瞧不起。不过面对张鲁的轻蔑,刘璋倒是难得硬气一回——直接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彻底与张鲁决裂。 此后刘璋多次出兵讨伐张鲁,却屡战屡败。走投无路之下,他先向曹操求援遭拒,转而求助刘备。殊不知刘备早对益州虎视眈眈,当即应允入蜀相助。 211年,刘备率庞统、黄忠等大将及万余精兵入蜀。刘璋亲率三万大军在涪城相迎,设宴款待。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宴后刘备驻军葭萌关,表面准备讨伐张鲁,实则暗中收买人心,招揽贤才。远在成都的张松误以为刘备真要攻打张鲁,急忙写信劝阻,不料信件落入刘璋之手。 刘璋勃然大怒,先处死张松,再派兵驱逐刘备。仓促间,庞统献上三策:上策奇袭成都,中策夺取葭萌关后南下,下策退回荆州。刘备择中策而行,一举攻占葭萌关,挥师涪城。 尽管兵力处于劣势,但刘备麾下猛将如云。魏延、黄忠屡次以少胜多,打得刘璋军溃不成军。危急关头,谋士郑度献上火攻粮草之计,却被刘璋以恐伤百姓为由拒绝,最终痛失涪城。 刘备在涪城大摆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庞统直言进谏:伐人之国而喜,非仁者之师。醉意朦胧的刘备竟以武王伐纣亦如此相讥。待酒醒后急忙向庞统赔罪,二人方才和好。 212年,久攻雒城不下的刘备派庞统亲临督战,不料庞统中箭身亡。痛失臂膀的刘备这才收起轻敌之心,急调诸葛亮、张飞驰援。苦战一年后,终于攻克雒城,直逼成都。 面对兵临城下,又见宿敌马超归顺刘备,刘璋自知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将蜀地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