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北伐的起点在江南地区,主力部队从南京、苏州、杭州等地集结出发。在此之前,朱元璋的军队主要与江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比如擅长水战的陈友谅势力。这些战役表明,明军早期是以步兵为核心作战力量的。但当统一江南后转向北伐时,单纯依靠步兵和水军显然不够——要对抗蒙古骑兵,必须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理想情况下骑兵比例至少要达到全军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这里就引出了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朱元璋组建骑兵所需的战马从何而来?其次,明军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对抗蒙古骑兵的战术?令人疑惑的是,现存史料对这些关键细节都语焉不详,大多只简单记载元军溃败的结果。但考虑到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明军不可能仅靠步兵就取得胜利。
实际上,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常被过度神化。如果说蒙古骑兵确实有过辉煌时期,那也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即便在那个巅峰时期,成吉思汗远征印度时,也曾多次被印度的战象部队重创。到了元朝末年,由于长期汉化和军队素质下滑,元朝骑兵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需要澄清的是,蒙古军队并非全部由骑兵组成。在草原作战时,蒙古人确实能集结数万骑兵,这对其他游牧部落形成压倒性优势。但进入中原后,蒙古军队的构成已经发生变化,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步兵。所谓蒙古骑兵无敌的神话,其实只在欧亚大陆的草原戈壁地带成立。一旦进入多山多水的复杂地形,骑兵的机动性就会大打折扣,优势难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