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将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职,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最初它属于杂号将军的一种,地位不算太高。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游击将军是汉高祖刘邦麾下的陈豨。到了汉武帝时代,苏建和韩说也担任过这个职位。其中韩说在抗击匈奴时表现尤为突出,曾率领五万步兵从五原郡出击,立下战功。
进入三国时期后,曹魏阵营中有三位著名的游击将军。除了大家熟知的乐进外,还有两位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位是乐进。他是阳平郡卫国县(今河南清丰)人,生卒年不详,字文谦。东汉末年,乐进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员猛将。在嘉县之战中,他率军大破敌军,俘虏数千人。官渡之战时,他亲手斩杀了袁绍的大将淳于琼,从此威名远扬。建安九年(204年),在攻打袁谭、袁尚的战斗中,他又斩杀了敌将严敬,因此被曹操封为游击将军。
乐进最辉煌的战绩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后。当时他先驻守阳翟,后移防襄阳,成功抵御了关羽的多次进攻。在他的威慑下,原本依附刘备的南郡少数民族纷纷归降。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中,他与张辽、李典密切配合,以少胜多,击退了孙权十万大军。曹操称魏王后,乐进因战功卓著被晋升为右将军,其子也获封列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去世,被追谥为威侯。
第二位是卞兰。他是曹操的内侄(卞皇后弟弟卞秉之子),属于皇亲国戚。卞兰自幼聪慧过人,继承了父亲的开阳侯爵位。曹丕即位后,任命他为奉车都尉、游击将军兼散骑常侍。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卞兰实际上是个文官,这个军职更多是荣誉性的。
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卞兰曾想请命去前线带兵,但明帝更希望他留在身边当顾问。虽然他的很多建议没有被采纳,但明帝很欣赏他的耿直忠诚。
第三位是陈泰(200-260),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名门,父亲是著名大臣陈群。陈泰最初担任散骑侍郎,父亲去世后继承了颍阴侯爵位。他先后出任游击将军、并州刺史、雍州刺史和尚书等职,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
在249年的高平陵之变中,陈泰劝说曹爽投降司马懿,因此获得司马家族的信任。后来他主动要求外调雍州,在那里成功抵御了蜀汉姜维的多次进攻,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