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田文镜之际,为何会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创始人
2025-10-06 08:04:39
0

邬思道当时的真实处境,正如他自己所预料的那般危险。倘若雍正皇帝真的带着新科探花刘墨林微服私访河南,实地考察田文镜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新政的成效,那么以雍正多疑的性格,一旦发现邬思道藏身于此,这位智囊恐怕就再难全身而退了。

纵观全剧,邬思道堪称是最具智慧的人物。他每一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在剧情发展中几乎从未失手。他的人生轨迹可谓波澜壮阔,特别是在雍正登基后,其命运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邬思道的一生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他先是辅佐雍正成功夺嫡,继位后立即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然而雍正对他始终心存戒备,于是邬思道先是投奔李卫作为过渡,这是他金蝉脱壳的第一步棋。

第二步则是转投田文镜门下。他特意在雍正微服私访河南前夕激怒田文镜,就是为了制造被驱逐的假象。邬思道深知,一旦被雍正发现他藏身田文镜处,必定会被严密控制,届时再想脱身就难如登天了。

(一)重逢即是囚笼

邬思道绝非等闲之辈,否则也不可能在九龙夺嫡的腥风血雨中屡建奇功,最终助雍正问鼎皇位。但与其他青史留名的谋士不同,邬思道的声名仅限于雍亲王府内,外界几乎无人知晓这位幕后军师的存在。这恰恰体现了邬思道的深谋远虑,他不仅为雍正出谋划策,更时刻为自己谋划退路。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教训比比皆是,以邬思道的智慧,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在投奔田文镜前,邬思道先后经历了两个关键人物:雍正登基当晚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连夜返回王府与邬思道长谈。两人促膝夜话的核心议题,正是邬思道的去留问题。邬思道主动表示不邀功,不图名,更将此前所有阴谋算计都揽在自己身上,与雍正划清界限。这番表态暂时打消了雍正的疑虑,随后邬思道转投李卫门下。

在李卫处,邬思道依然暗中运筹帷幄。他建议李卫举荐年羹尧,此事自然逃不过雍正的眼睛。随着李卫日益受宠,邬思道意识到必须再次转移。因为对雍正来说,最信任的武将和最聪明的谋士若联手,必将威胁皇权。于是邬思道选择投奔当时还不太显眼的田文镜。

(二)金蝉脱壳之计

有人或许会问,为何邬思道不继续转投他人?这就要说到田文镜的特殊性。若非邬思道暗中相助,田文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如此功。雍正对邬思道的行事风格了如指掌,他微服河南既为考察新政,也为搜寻邬思道的踪迹。因此邬思道必须尽快脱身。

田文镜当时虽受重用,但在雍正核心圈中地位并不突出。他完全不了解邬思道的真实身份,只当是个普通幕僚。这种灯下黑的状态,让雍正暂时放心。邬思道则借此机会,帮田文镜办成两件大事:一是侦破山西巡抚诺敏的藩库案,二是解决西北军粮危机。在办理诺敏案后,邬思道开出天价幕酬——八千两白银,为日后的脱身埋下伏笔。

西北战事胶着时,年羹尧故意拖延战事以养寇自重。军费开支令朝廷不堪重负,负责筹粮的田文镜焦头烂额。邬思道主动请缨押送粮草,条件是事成后一次性结清剩余五千两酬金。他成功说服年羹尧速战速决,返程时恰闻雍正将至,立即借索要酬金激怒田文镜。田文镜一气之下付清银两将其逐出,正中邬思道下怀。次日黎明,邬思道便携如月驾车离去,终于重获自由。

(三)智者远虑

邬思道的脱身之计环环相扣:先以高额幕酬引起田文镜不满,再借机激化矛盾,最终以被逐之名全身而退。这种以进为退的策略,既保全了颜面,又避免了雍正猜疑。当雍正抵达河南时,邬思道早已远走高飞,只留下一个贪财幕僚的背影。这种深谋远虑的布局,展现了邬思道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以及超凡的政治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叶界的“茅台”!聚焦“高端中... → 点击右上角“...” → “ ★ ”,精彩内容不错过>>>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媒体报道...
名家字画变现?丰宝斋上门回收超... 藏家手中的名家字画,既是艺术珍品,也是沉淀多年的资产,变现时最看重“专业”与“放心”。北京丰宝斋深耕...
“原本有料·硬扎生长”——2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记者从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获悉,11月1...
原创 袁...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他的帝王梦仅维持了83天。然而,在他短暂的统治...
原创 曹... 他是曹操手下最为勇猛的大将,甚至比典韦更加凶猛,比许褚更加勇敢,就连关羽也未能战胜他。你知道他是谁吗...
原创 韩... 韩国有时被称为“偷国”,原因在于其历史和文化相对匮乏,常常将其他国家的文化和遗产,尤其是中国的文物和...
【袁先生私人珍藏】精品钱币推荐... 银纹里的岭南喜韵:广东光绪元宝“寿”字银币的晚晴吉物 当指尖触到这枚银币的刹那,银质的凉润裹着189...
以“创见·共鸣”为引擎 宋庄文... 近日开幕的第15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季以“创见·共鸣”为主题,通过系统性升级与多维创新,推动宋庄从艺...
《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书...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展在北京举行,《国家记忆之抗战老兵在新疆》一书,入选本届中国口述历史国...
龙美术馆“10-60”大展开幕... “每年这个时期,龙美术馆都会把年度最重要的展览集中呈现给观众,因为这也是上海艺术氛围最浓的时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