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最大争议处:武则天在努力栽培李隆基做接班人吗?
创始人
2024-11-01 23:09:43
0

原标题:《风起洛阳》最大争议处:武则天在努力栽培李隆基做接班人吗?

《风起洛阳》让我们知道了联昉这个词,联昉是武则天的情报机构,武则天靠着它,就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大唐诸多机密,尽在其掌握中。而联昉的主子是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李隆基。由此很多人推断:武则天在努力栽培李隆基做接班人。加上《风起洛阳》收官时,各方反对势力偃旗息鼓,唯东川王李隆基稳如磐石,得到武则天嘉奖,人们更相信了武则天一直在加强李隆基的影响力,巩固李隆基未来接班人的地位。

这种想法对吗?我们来看事实。

(风起洛阳中的李隆基)

一、真实历史上,武则天不想、也没时间栽培李隆基

李隆基虽然是武则天的亲孙子,但武则天对李隆基并不好,从李隆基出生开始,武则天就以“幽禁”对待李隆基,一共两次,大约15年。

武则天为什么幽禁李隆基?因为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武则天临朝称制、执掌大唐权柄后,便把李家人、包括她亲儿子李显和李旦都当成敌人。武则天流放李显到现在湖北省的房县,强迫李旦做傀儡皇帝,李旦连皇宫都不能出。后来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将李旦降为皇嗣,又开始幽禁和监视李旦。

李隆基是在李旦做傀儡皇帝的那一年出生的,出生后就跟父亲一样被幽禁。第一次幽禁了7年才放出来,出来后不久,又因父亲李旦私自与大臣们有接触,一家人再次被武则天幽禁。《资治通鉴》对第二次幽禁的记载是:“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其实是七年多。

直到699年,武则天决定还位于李家,把废帝李显从房州接回京都,也将李旦一家人都放了出来。这样,李隆基才算自由了。李隆基自由5年后,“神龙之变”发生,武则天从皇位上退下来。如果武则天要栽培李隆基的话,只有公元699年至705年这五年多时间。

我们再来看看这五年多时间,李隆基和武则天分别在干什么?

(戴面具的李隆基)

《新唐书》记载,从701年开始到704年,李隆基有2个职务,第一个是“亲卫府右卫郎将”,乃皇室侍卫官;第二个是“尚辇奉御”,专门管理皇帝马匹的官职。这两个官职都无足轻重,根本没有被重用的迹象,而且后一个官职比前一个好像还退步了。所以,从701年到704年,李隆基的真实状况是郁郁不得志。据说,他与他的哥哥、弟弟一行五人,号称“五王”,经常在一起郊游解闷,借酒浇愁,喝得大醉后,五人骑着马东倒西歪地回家。这情景被元代画家任仁发画了下来,取名《五王醉归图卷》。

而武则天呢?这5年时间里,武则天的主要心思是享福。因为长时间的权力之争让她感到累了,于是在最后五年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在朝政上,而是成天与面首二张混在一起,很多朝廷大事,都是二张替她去处理的。

可见,武则天并没有意愿和时间栽培李隆基。

(风起洛阳中的武则天)

二、武则天早已选好大唐继承人,与李隆基挨不上边

武则天晚年,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是立武承嗣为太子,还是立李家子弟为太子?立武承嗣为太子,意味着武周江山继续,李唐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立李家子弟为太子,则江山回归李唐,武周成为李唐王朝的一部分。由于武周朝廷之上,以狄仁杰为代表的一干大臣们对李唐有难以忘却的怀念,都极力劝说武则天回归李唐。武则天只好放弃武承嗣,选择了还位于李氏后人。

那么,武则天想把皇位传给哪个李氏后人呢?当时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三儿子庐陵王李显,正在僻远的房州受苦受难呢;一个是四儿子相王李旦,还呆在京城中。如果武则天选择了相王李旦,那么等李旦一死,李隆基作为儿子是有机会即位的。可是武则天最终选择的,却是她的三儿子李显。

(武则天第三子,唐中宗李显)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确立的皇位继位人。公元683年,李治崩,李显即位。可是李显当了才55天皇帝,就被权力欲极强的母亲武则天给废了,并将其流放,武则天自己做了皇帝。如今武则天做了10多年皇帝后,又想将皇位还回去,她想到的当然还是李显。从谁手里夺来的,就应该还给谁嘛。

于是,李显被武则天从房州调回京都,做了皇太子,只等武则天哪天归西,皇位就是李显的了。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而一旦李显即位,李显的下一任皇帝就是李隆基的堂哥李重俊,总之不会落到李隆基身上。

所以,从武则天对太子人选的安排上看,她也没有要培养李隆基为接班人的意思。

三、李隆基当皇帝很偶然,武则天根本想不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武则天也想不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有点魔幻,皇位转来转去,居然转到了李隆基身上。

有3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一是唐中宗李显的太子李重俊死了。李重俊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想踢开李重俊做皇太女,天天在李显面前说李重俊坏话,要李显废了李重俊。最终激怒李重俊发动兵变,失败身亡;二是李显本人,也因为不同意封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做皇太女,被安乐用毒蒸饼给毒死了;三是皇位最终落到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身上,长期做傀儡皇帝的李旦却不愿再当皇帝了,于是他传位给长子李成器。李成器呢,不知为什么也不愿当皇帝,硬是将皇位塞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

李隆基当上皇帝,是多种巧合因素促成的,武则天又不是神仙,当然预计不到。所以说,她根本不可能想到李隆基将来能当皇帝,而着意去培养他,强化他的势力。如果说武则天培养李隆基是为了让他去竞争皇位,就更加不可能了,因为武则天晚年在决定了还政于李唐之后,她是真心希望李唐江山稳定的,并不想给李唐江山添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萧... 一、刀光下的血色黎明:韩信三族之殇 公元前196年,长安城的晨雾中弥漫着血腥气。长乐宫的钟声尚未敲...
原创 白... 一提到白起,很多人便会心有余悸。他既是战争的奇才,也是嗜血的屠夫。梁启超曾考证:战国时期战场上死亡的...
原创 直... 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在自己别墅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
访谈︱葛承雍:历史研究要有考古... 【编者按】大唐王朝的国库位于首都长安皇城之内,它由朝廷独立管理全国财赋税收的太府寺负责,高高的皇城墙...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讲述君王和臣子的关系,生死一瞬间就是帝王的意思,在中国5...
原创 赵... 公元前260年深秋,太行山脉的寒风掠过长平战场,45万赵国精锐大军的鲜血,染红在丹水两岸,一片凄惨。...
原创 朱... 说到朱元璋起家,很多野史演义和影视剧集里面,都会把很大一部分功劳归于郭子兴。在这些演义的叙述里,朱元...
为何北魏孝文帝不惜杀死儿子,也... 当我们回顾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时,民族之间的交融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 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
汉文帝刘恒对周勃罢相下狱太狠看... 大家都说周勃他们这些有功的大臣打倒了吕家的独裁,把刘邦的儿子刘恒扶上了皇位。可后来刘恒把周勃撤了相位...
雪后日光东照宫:一场历史与自然... 在日本枥木县的北部,隐匿于群山之中的日光市,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日光东照宫。作为德川幕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