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朱高炽比朱棣早死,朱棣是效仿朱元璋传位皇太孙还是改立朱高煦
创始人
2025-10-06 02:01:06
0

懿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一反帝王立子的常态,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把皇位传给了皇太孙。

这直接导致了靖难之役。朱允炆只当了4年皇帝就被四叔朱棣推翻,丢了江山,还下落不明。

朱棣也成为大一统王朝里唯一一个从封地造反并成功的王爷。

那么问题来了。

朱棣的皇太子朱高炽仅比朱棣多活了10个月。而且朱棣素来不喜欢朱高炽,更喜欢次子朱高煦。

可是朱棣也立有皇太孙朱瞻基。

那么如果朱棣没有在晚年御驾亲征,而是好好地在宫里养身体,以至于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

那么朱棣是会效仿朱元璋传位给皇太孙,还是会改立次子朱高煦为皇太子呢?

01、朱棣的立储难题

从朱棣登上皇位开始,立谁为皇太子,就成了他一大心结。

根据封建王朝千年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及朱元璋《皇明祖训》的规定,朱棣毫无疑问该立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

可是朱高炽是个大胖子,胖得连马都骑不上,腿还瘸。

戎马一生的朱棣,实在看不上这个儿子。

二儿子朱高煦就不一样了,十分英武,像他,朱棣很喜欢。

更别提,4年的靖难,朱高炽负责镇守北平后方,而朱高煦跟着朱棣征战,至少3次力挽狂澜、救了朱棣的命。

危急之际,朱棣曾对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

暗示若能把皇位抢到手,就立朱高煦为皇太子。

可是征战沙场的时候,朱棣可以根据局势和心头的好恶给承诺。

等真坐上了皇位,要考虑的问题就复杂了。

朱高炽是朱元璋亲封的燕王世子,是嫡长子,是文官们心目中的储君最佳人选。

而朱棣刚刚以激烈的手段夺权了皇位,正急需向天下展示,他不是无故篡位,他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对唐朝后续皇位传承的影响历历在目。朱棣也急需拨乱反正。

而且打天下的时候靠武将,坐天下的时候靠文官,朱棣不得不考虑文官的意见,也不得不考虑自己这一文一武两个儿子,谁更适合守成。

心烦意乱之下,朱棣登基整整2年,都没有定下太子人选。

就在朱棣烦恼之际,大才子解缙仅仅用了3个字,就让朱棣下了最后的决心。

一次,朱棣召见解缙,询问他究竟该立谁为太子。

解缙说了些朱高炽仁厚、天下归心的老生常谈。

朱棣面无表情。

解缙察言观色,突然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好圣孙,指的是朱棣的好大孙,朱高炽的好大儿,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前夜,朱棣梦到朱元璋把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给了自己,并告诉他: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因为这个梦,朱棣一直视朱瞻基这个孙子为祥瑞。

朱瞻基长大一些之后,愈发聪明伶俐,朱棣也愈发喜欢朱瞻基,对朱瞻基的喜爱超过了次子朱高煦。

解缙这“好圣孙”三个字提醒了朱棣:是啊,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

如果他立朱高煦为皇太子,那么他最喜欢的好大孙可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了。

朱棣由此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但是朱棣对朱高炽的希望是改不了的。

所以朱棣把对继承人的期待都放到了朱瞻基的身上,亲自培养朱瞻基。

朱瞻基年仅11岁,就在朱棣御驾亲征的时候留守北京,学习处理政务。

16岁就跟着朱棣上战场,白天行军打仗,晚上在帐篷里跟着先生上文化课。

更重要的,自古以来皇帝在立有皇太子的时候,基本上不立皇太孙,毕竟没必要把手伸这么长,替儿子隔代制定继承人。

就连朱元璋都是在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

可朱棣却在朱瞻基12岁这年就立他为皇太孙,奠定了朱瞻基的储君地位。

02、假如朱棣多活一年

那么问题来了。

朱棣死于1424年8月。

朱高炽死于1425年5月。

两者去世时间相隔不到10个月。

而且朱棣是死在御驾亲征路上的。

也就是说,只要朱棣晚年不折腾着打仗,而且在皇宫里好好养身体,他活过朱高炽不是问题。

一旦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那么朱棣将会面临和朱元璋一样的选择:是立另一个儿子为皇太子,还是坚持传位给皇太孙?

要知道,朱棣面临的选择比朱元璋更极端:朱元璋从未考虑过传位给朱标以外的儿子,可是朱棣可是实打实考虑过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的。

如果朱棣多活至少一年,活过了皇太子朱高炽,那么在这场皇位争夺战当中,朱瞻基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劣势:

朱棣本人,就是靖难的当事人。

对于朱棣而言,侄儿年少,以至于被叔叔夺走了皇位,这并不是历史上冰冷的教训。

而是他切切实实经历过的。

他就是那个夺位成功的叔叔。

而且朱棣也很清楚次子朱高煦的军事水平。朱高煦在靖难当中大展雄风,还好几次救了朱棣。

一旦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朱棣就会发现,自己面临的局势和朱元璋是何等相似:年轻轻轻的孙子,战功赫赫且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儿子。

他真的相信孙子能够守住皇位,而不会像朱允炆那样丢了江山吗?

他对朱瞻基的喜爱程度,真的能盖得过对江山稳固的忧虑吗?

03、朱瞻基的优势

不过朱瞻基在这场假想的皇位争夺战当中,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他起码有3大优势。

  • 其一,皇太孙的名分早定。

朱瞻基有一点和朱允炆不一样。

朱允炆是在朱标去世之后才被立为皇太孙的。

可是朱瞻基是在12岁那年,朱高炽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皇太孙了。

朱棣在靖难的时候,就以“世子多疾”来哄朱高煦拼命。

他立皇太孙的时候,不可能没有考虑过,朱高炽身体不好,或许会死在自己前面。

他也很清楚,朱高煦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如果自己死了,他恐怕很难忍住不造反。

但是他还是年仅12岁的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

皇太孙也是正儿八经的储君,不是轻易立的,也不是轻易能废的。

皇太孙和皇太子并不绑定,并不是皇太子去世了,皇太孙的身份就主动撤销了。

一旦朱高炽死在朱棣前面,朱棣要改立太子的话,可不止是把朱高煦直接立为皇太子这么简单。

他需要先和文官打口水战,废掉朱瞻基这个储君,再把朱高煦立为皇太子。

而且自古以来被废的储君能有几个有好结局呢?

更别提在朱高煦在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就屡次陷害和挑拨朱棣惩治朱高炽。

一旦朱高煦上位,朱瞻基这个被废的储君不会有好结局。

朱棣作为皇帝、父亲和爷爷,一定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在立朱瞻基为皇太孙的时候就一定已经想好了,即便发生意外,朱高炽死在自己前面了,皇位也是要传给朱瞻基的。

要不然,他不会急吼吼地立一个根本没有必要的皇太孙的。

  • 其二,朱瞻基不是朱允炆。

朱允炆并不是朱元璋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朱元璋二十多年来一直精心培养的,是皇太子朱标。

朱允炆甚至不是朱标的第一继承人。

多年来,东宫的嫡长子一直是朱雄英。甚至直到朱雄英夭折之后,朱标的原配太子妃也还留有一个嫡子朱允熥。

而朱允炆的母亲吕妃,是在朱标原配太子妃常氏去世之后才被扶正为太子妃的。

朱允炆的年纪较大,但母亲是继室;朱允熥年纪较小,但母亲是原配。

他们谁的继承权在前,素来有争议。

而朱元璋后来选择朱允炆而不是朱允熥为皇太孙,恐怕也是考虑到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的外甥女。

朱允熥的外戚背景太强大了,对坐江山不利。

所以朱允炆在16岁成为皇太孙之前,应该是没怎么受过专门的储君教育的。

他只当了6年皇太孙,朱元璋就去世了,恐怕也没来得及好好培养他。

而朱瞻基不一样。

朱棣在确定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之后,就把继承人的希望放在朱瞻基身上,精心培养朱瞻基。

那一年朱瞻基只有6岁。

而且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颇有点根据朱允炆的先例查漏补缺的意味。

朱允炆继位之后,“锐意复古”,甚至想搞井田制这种不切实际的古法。

朱棣培养朱瞻基的时候,就十分注重让朱瞻基了解民间疾苦,特地让心腹大臣带朱瞻基去看百姓是如何生活和耕种的。

朱允炆文弱,在整个靖难之役不能御驾亲征,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也不能拼死一搏。

朱棣便十分重视朱瞻基的军事教育。

他在朱瞻基少年时期,便精心挑选了17-20岁的少年组建了一支“幼军”,让朱瞻基亲自训练。

他御驾亲征的时候,把朱瞻基带上战场亲自教导。

在朱棣的精心培养下,朱瞻基的能力远强于朱允炆。

  • 其三,朱高煦不是朱棣。

我们先来看看靖难时的朱棣是何许人也。

朱棣出生在朱元璋打天下时期,从小就接受朱元璋的严格训练,常常要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锻炼体力。

正式去封地就藩之前,还好几次和几个各个哥哥一起去凤阳演武,学习怎么指挥作战,并深入体验民间疾苦。

21岁,正式去元朝的故都北平就藩。

那时候明朝的藩王权力还很大,虽然理论上不得干预地方事务,实际上他们可以调遣封地军队,能够结交地方大臣。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让这些儿子们统率军队,拱卫大明。

所以朱棣几次以主帅的身份出征漠北,战功赫赫。

就连朱元璋都高兴地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可以说,在正式靖难之前,朱棣的战功和打仗经验在历朝历代的宗室里,也是排在前列的。

朱高煦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唯一的征战经验就是跟随朱棣靖难。

虽然战功赫赫,好几次救朱棣性命并扭转战局,但毕竟不是主帅,而更偏向于一个战场嗅觉比较灵敏的猛将。

况且,朱棣定下朱高炽为皇太子、朱瞻基为皇太孙之后,就一直在削弱朱高煦。

明朝的藩王一般有3支护卫,每支人数数千人,相当于他们的“私兵”,是他们造反的最大倚仗。

可朱棣却在朱高炽和朱瞻基地位稳固之后,找理由削了朱高煦的2支护卫,还把他的亲信诛杀了不少。

朱棣还把朱高煦的封地定在乐安。这里地方小,资源少,实在不利于造反。

本来朱棣就是大一统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封地造反成功的王爷,他能夺得皇位,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更别提朱瞻基远比朱允炆强,而朱高煦远比朱棣弱。

所以朱棣着实不用担心朱高煦能够造反成功。

即便朱棣活到了朱高炽死后,应该也不会因为担心靖难之役重演而改立朱高煦为太子。

04、写在最后

历史的进展也最终证明,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高煦也不是朱棣。

在真实的历史上,朱棣和朱高炽先后去世之后,朱高煦果然效仿朱棣,起兵造反。

可是朱瞻基吸取朱允炆错用李景隆的教训,选择御驾亲征。

朱高煦的大军还未打出乐安,朱瞻基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朱高煦连一战之力都没有,只能出城投降。

王爷从封地成功造反夺取皇位这样的奇迹,整个大一统王朝历史上终究只有朱棣这么一个案例。

想要复刻,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而实力和运气,都不站在朱高煦这一边。

你觉得是不是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Top连云港博云矿山机械有限公... 推荐指数:★★★★★ 在矿山、化工、冶金、环保等工业领域,固液分离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的核心...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关于周... 拍卖公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12月4日10时至2025年12月5日20时...
名家字画收购,丰宝斋上门更放心 藏家转让名家字画时的谨慎,源于对行业乱象的担忧:虚假鉴价、恶意压价、流程繁琐……北京丰宝斋深耕北京字...
【漫动教育】推荐画师:Shun... 细腻柔和的笔触:线条流畅且细腻,常营造出柔和氛围,像绘制人物发丝、衣物褶皱,用轻柔笔触展现细节与质感...
【企望教育】绘画中的灵动之光 在绘画的多彩世界里,色彩通透感宛如一颗穿越时空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魔力赋予作品鲜活生命力与无可比拟...
三场当代艺术展览在沪揭幕 陈世...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3日电(记者 陈静)13日, 一场跨国籍与时代的大型展览——“10-60”正在...
2025广西退役军人文化艺术作...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13日电 (李江蓉)11月1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自治区文学艺术...
宝山监狱“新翼艺术团”成立,艺... 11月12日下午,上海市宝山监狱新翼会堂里暖意融融,以“向阳新生,筑梦前行”为主题的2025年度“爱...
竹山县杨刚绿松石珠宝店(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竹山县杨刚绿松石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刚,注册资本1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