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天唠唠岳飞那事儿,不是说他多能打,也不是说秦桧多坏,就说说当年他被安了个 “莫须有” 的罪名砍头时,底下老百姓是啥反应 —— 那场面,我跟你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我之前看史料的时候,总以为古代老百姓都怕官,就算知道谁冤,也不敢吱声。可岳飞那回不一样,真不一样。当时临安城那街上,你知道不?就是现在杭州那块儿,岳飞被押着往风波亭去的时候,街上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那可不是来看热闹的,好多人手里都攥着东西,有给岳飞递馒头的,有塞棉衣的,还有老太太一边哭一边骂,骂那秦桧不是人,骂那皇帝眼瞎。
我记得有段记载,说有个卖菜的老汉,挑着担子正好撞见押送的队伍,直接把担子一扔,扑到路边就哭,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嘴里喊着 “岳将军不能死啊”,旁边几个年轻人也跟着喊,差点就跟当兵的起冲突了。你说这老百姓图啥?岳飞打金兵,保的不就是这些人的家吗?他们可能连字都不识几个,可他们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还有更邪乎的,岳飞死了之后,临安城里好多人家都挂起了白幡,不是家里死人了,就是为了岳飞挂的。有个开茶馆的老板,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在岳飞的牌位前摆上一杯茶,摆了整整三年,直到他自己去世。你别说,那时候的人还真轴,不怕官府查,就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我之前还听人说,秦桧家附近有个小吃摊,本来生意挺好的,就因为老板天天骂秦桧,说他害了岳飞,结果没几天就被官府查封了。可你猜怎么着?查封之后,旁边好几个店铺都关了门,不是不敢开,是觉得跟害岳飞的人住一块儿丢人。后来秦桧派人去查,发现好多老百姓都在背地里骂他,有的还编了顺口溜,走到哪儿传到哪儿,官府也管不住。
最让我揪心的是啥?是岳飞的尸体被扔在荒郊野外,没人敢收。结果有个狱卒,叫隗顺,趁着半夜把岳飞的尸体偷偷运走,埋在了九曲丛祠旁边,还在坟前种了两棵树做记号。他临死前才跟儿子说,这是岳将军的墓,等以后平反了,一定要告诉官府。你说这狱卒多普通啊,一辈子可能都没干过啥大事,可他就敢冒着杀头的风险,给岳飞留个体面。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老百姓多不容易啊,金兵还在北边盯着,好不容易有个岳飞能打胜仗,结果被自己人给害了。好多人都觉得天塌了,有老人说,自从岳飞死了,夜里都能听见金兵的马蹄声,吓得睡不着觉。还有人去庙里烧香,求菩萨保佑岳飞能活过来,虽然知道不可能,可还是愿意信。
我有时候就琢磨,要是那时候老百姓能团结起来,是不是就能救岳飞了?可转念一想,他们也就是些普通人,没权没势,能做的也就是哭一哭,骂一骂,偷偷给岳飞上个坟。可就算是这样,也比那些明哲保身的官员强多了。你看现在好多人,遇到点事就不敢说话,跟那时候的老百姓比,真有点惭愧。
对了,还有个事我忘了说,岳飞死了之后,临安城里的物价都变了,卖刀的铺子生意特别好,不是有人想买刀杀人,是好多年轻人想参军,想去打金兵,替岳飞报仇。可官府不让啊,把城门关得紧紧的,怕他们闹事。结果那些年轻人就跑到城外的山上,自己组织起来,天天练功夫,等着有一天能为国效力。
现在咱们说起岳飞,都知道他是民族英雄,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那些老百姓为他做了多少事。他们可能没留下名字,没留下记载,可他们的心意,比那些写在史书上的文字还让人感动。你说这 “莫须有” 的罪名,能骗得了皇帝,骗得了秦桧,可骗不了老百姓的眼睛啊。
有时候我就想,要是岳飞能看到现在,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还有这么多人尊敬他,应该也能瞑目了吧。可一想到他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才刚打了那么多胜仗,就被人害了,心里就不是滋味。那些老百姓当时的心情,估计比我现在还难受一百倍。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你生在那个年代,你会怎么做?是像那个狱卒一样偷偷帮忙,还是像那个老汉一样当众哭诉,还是只能在心里默默难过?我觉得不管怎么做,只要没忘了岳飞是个好人,没忘了他为国家做的事,就够了。
反正我每次想起这些老百姓的反应,就觉得特别温暖,也特别心酸。温暖的是,不管什么时候,总有普通人愿意为正义站出来;心酸的是,这么好的人,却落了这么个下场。你说这事儿,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