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年耗费上千亿,中国为何坚持大力援助非洲?援非资金从何而来?
创始人
2025-10-05 17:31:14
0

一年耗费上千亿,中国为何坚持大力援助非洲?援非资金从何而来?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国内也有需要花钱的地方,为什么每年要拿上千亿援助非洲?这些钱到底从哪儿来?我们图啥呢?

时间拉回1963年,阿尔及利亚刚摆脱殖民统治,百废待兴却连建设资金都凑不齐。关键时刻,中国伸出援手,提供2.5亿法郎长期无息贷款,且不附加任何条件。

这份“雪中送炭”让阿尔及利亚人铭记至今,也拉开了中国援非的序幕。

同年,中国帮几内亚建起火柴厂和卷烟厂,当第一批火柴点燃、第一支香烟生产出来时,几内亚工人围着中国工程师欢呼。

1970年,坦赞铁路开工建设,这是当时中国援非最大项目。数万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在热带丛林里开山修路。他们克服疟疾、高温等困难,甚至有人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1976年铁路通车时,非洲民众举着五星红旗追着火车跑,有人把家里仅有的香蕉、芒果往中国工人手里塞。这条铁路不仅改变了非洲东南部没有出海口的困境,更成了中非友谊的象征。

后来到了2000年,中国援非的方式变了——不再是单纯给钱给物,而是帮非洲“造血”。

比如在埃塞俄比亚,中国帮当地建起了工业园,还派技术员教非洲工人组装手机、生产服装。

当地小伙子萨米以前是个放牛娃,进工业园后跟着中国师傅学焊接技术,现在成了车间组长,每月工资能养活一家五口,还能供妹妹上学。

现在这个工业园里,有3000多个像萨米这样的非洲工人,生产的手机还卖到了周边国家。

如此庞大的投入,钱从哪里来?答案藏在“外汇储备”这四个字里。

中国通过国际贸易积累了雄厚的外汇资金,而这些资金的一部分,通过无息贷款、项目投资合资企业等形式流向非洲。这不是单向“送钱”,而是资源的循环——中国企业承接项目,带动国内劳动力出口,促进技术标准输出,同时也为非洲注入发展动力。

有人或许会问:中国图什么?答案早在1971年10月25日就写下。

那一天,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在这76张赞成票中,有26票来自非洲国家。毛泽东曾动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而今天,中国援非更是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共赢合作。非洲有年轻的劳动力人口,有未被充分开发的矿产与市场,也有亟待升级的基础设施。

正如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所说:“中国从不把我们看作援助对象,而是平等的伙伴。”

中国帮非洲发展,非洲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中国,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让世界多了一份温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派出所副所长收5万元后释放卖淫... 带队抓获1名“组织者”和1名“卖淫女”,时任派出所副所长姜某竟在收取“组织者”5万元后,将两人释放。...
云南入山林茶叶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云南入山林茶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万晶晶,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
严控融雪剂,北京要求党政机关、... 记者从13日召开的“2025-2026年度全市供热暨扫雪铲冰工作部署会”上了解到,今冬明春,各区、各...
原创 历... 清朝末年,宫廷中每当皇帝和慈禧太后扮演角色时,他们都有一个习惯:站起来走几步,才重新坐下。这个动作让...
原创 “... 古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听着挺让人跌眼镜的:“宁娶风尘女,不娶二婚妻。” 这话从哪儿来,为啥流传那么广,...
原创 赵... 秦朝末期,战乱不断,天下四分五裂,各方诸侯为争夺霸权而相互争斗,百姓苦不堪言,生灵涂炭。在这样的动荡...
宋徽宗书法纨扇领衔,上博首次系... 从北宋纨扇书画至现代折扇书画,时间跨度近千年的鲜见历代精品齐聚一堂,无声诉说着中国扇面书画的艺术演变...
800米自由泳优势明显,青岛小... 11月13日晚,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18岁的山东小将张展硕再度登场。最终他以7分46秒69的成绩...
“气到2点都没睡!”结婚镜头被... 11月12日,安徽合肥的胡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10月3日结束婚礼,满心期待的婚礼视频成片的重要镜头,...
从来银杏不负冬,好光景藏在一树... 春城冬天的冷并不单调,在萧瑟的寒风中还能感受到些许令人变得慵懒的阳光,尤其是植物园里的银杏林,一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