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占初唐四杰鳌头的王勃,开创送别诗潮流
创始人
2024-11-01 22:38:15
0

原标题:独占初唐四杰鳌头的王勃,开创送别诗潮流

文治大唐,迎来诗坛初生的太阳

大唐立国,走过了初期的风雨,等到高宗李治即位,已经快五十年了,但依然是一个王朝的青春。

太宗李世民以铁血手段为自己的儿子扫清了一切有碍王朝发展的障碍,而李治也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延续着贞观盛世的气象,这其中,文治的发展,最值得称道。

新一代诗风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承认,接下来,就是如何发扬光大的事了。

文化上的事,需要年轻人参与,因为他们不受羁绊,有闯劲,很容易把一种文化上的新事物发扬光大。而唐诗这一种新格式的文体如何走向盛世,这个历史重任就落在了大唐的年轻人身上了。

王勃、杨炯、卢照龄和骆宾王,就是承担这个重任的四个年轻人,虽然被后世看作是大唐诗坛上最负盛名的年轻人,但当时他们之间的相交并不多,对各自的才情都非常自负,所以,也没有可能演出一段大唐诗坛交往的佳话。

既然是青年俊杰,那早慧的天赋是少不了的,先看王勃,六岁时便能作诗,而且在构思方面非常巧妙,词情英迈,即便是成年人也自叹不如。到了九岁时,王勃就开始正经学习儒学了,他接触的第一本儒家必读的书本是名家颜师古作注的《汉书》。这一学不打紧,他直接写了一本书,专门指出了颜师古书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可见,神童的名称的确是货真价实。

大唐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只有通过考试,才有资格做官。自然,这也难不倒王勃。在16岁的时候,王勃通过了科举考试,授朝散郎,成为当时朝廷上最年轻的官员。

当了官,自然就会有更多出名的机会了。没多久,王勃就为高宗办公的地方乾元殿写了一篇赋,才子笔端,自然是花团锦簇,妙笔生花了。高宗一看,如此弱冠之年的人竟然能写出这样的锦绣文章,不由得赞叹道:“真是我大唐的奇才呀。”由此,王勃名声大振。

官运不畅,王勃迎来人生低谷

因为得到了皇帝的赞许,朝廷就将王勃安排到了高宗儿子李贤的府中,担任王子的秘书。王子府中,除了想怎么玩以外,就没有什么正经事。王勃年轻,对于王府中玩乐的事,自然也会积极参与了。他有文采,而大唐此时山清海晏,即便是玩乐,也需要文采装饰。

有一次,李贤和自己的弟弟英王李哲玩斗鸡游戏,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的赋,为这次斗鸡游戏助兴。没想到,这篇赋被高宗李治看到了,觉得自己的儿子玩这种无聊的游戏,就是被王勃教坏了。

本来皇家子弟间就因为皇位问题缺乏友爱,现在玩一场斗鸡游戏,就被王勃在文章中上纲上线,那不等于在王子中间挑拨离间吗?这样的人不能留!于是,高宗下令,把王勃赶出王府,连长安也不能留了。

于是,本来志向远大的王勃,就此中断了仕途。

后来,王勃的命运一直没有改变,又因为持才傲物被人嫉妒,还摊上了人命官司,连累了父亲被流放海岛。在一次探望父亲的旅途中,王勃不幸落海,受到惊吓而去世。

一首送别诗,让不出名的人青史留名

从个人的命运来看,王勃是不幸的,但有诗才护身,王勃却依然能留名千古,而同时代的默默无闻的人,却依然和王勃有关联,利用一次偶然事件而在历史上留名。这个幸运的人就是一个姓杜的年轻人。

王勃在长安为官时,因为名气大,又被皇帝玉口夸赞,自然就会有许多人来巴结他。这其中,就有一个担任少府官职的、姓杜的人,至于他叫什么和做过什么,都不值得历史铭记了。

大唐时代,长安所在地关中平原集中了当时90%的人口,也是大唐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官的人,都希望能在长安当官,而把派放外地视作流放戍。很不幸,杜少府就成为外放官员中的一员,而且还是派往当时被认为是畏途的巴蜀之地。

正是青春激昂的时候,却要抛弃繁华之都,到千里之外的蜀中。关山阻隔,风俗不同,甚至都不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再回来。可想此时的杜少府一定是愁肠百结,需要安慰了。

皇命在身,不能久留。于是,王勃等人只能送杜少府启程赴任。

本来送别就充满了悲伤的情绪,而年轻人之间才分别,就更有一种挥散不去的离愁。在仕途上升时期离开长安,基本上意味着前途暗淡了。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兴奋的情绪流露,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杜少府这个倒霉鬼了。

这其中,与大家情绪不一样的唯有王勃了,他少年出名,又在王府这个人人羡慕的地方,正是得意之时。虽然对杜少府远行有不舍,但也不认为就是个人发展的地狱。

王勃来自山西,在古人重乡土的观念中,像王勃这样年龄的人,也是应该呆在家里的。但他16岁就中科举,离开家乡来长安做官,不也一样经历了和家人的离别吗?所以,对离别,王勃不会陌生。

一群人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茫茫原野就是历史上三秦所在地,由远及近,从长安到四川所要经历的五个渡口,都在烟雾中时隐时现。这就是杜少府要走的路。

帝都、原野、渡口、烟云,再加上离别的愁绪,让人情绪不高。王勃安慰杜少府说,今天我们为什么分别?难道我们不愿意在帝都快乐吗?但不要忘记,我们辛苦苦读就是为了有一天通过科举而成为朝廷的官员。一旦为官,自然就免不了要奔走各地,这就是官身不自由呀。

其实。别离不是世界末日,没有什么可怕的,一秦一蜀,虽然关山隔断知己,但我们毕竟同在大唐的天地,四海之内,即便遥远,也犹如近邻一般。所以,又何必像那不懂事的少年一般,在这别的道口上哭泣呢?

这就是著名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的这首诗,写出了送别的新意境,送别中的悲凉凄怆却被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所带来的意境所掩盖,而独树碑石的内容,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的俗态,体现出王勃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作者:【春哥趣说文史】作者小A。

相关内容

何以中国|茶文旅融合绘新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云雾缭绕于峰林之间,溪水如玉带般...
2025-04-20 12:04:05
新田:谷雨茶叶采制忙 瑶乡...
今日永州讯(新田融媒记者蒋军君周林凤李月娟)连日来,新田县门楼下瑶...
2025-04-18 19:09:29
北京白草畔竟然下雪了 北京...
4月18日,京城迎来降雨。在房山区,白草畔自然风景区竟然下了雪!白...
2025-04-18 17:03:58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龚桢梽,“空降”广东
据南方+客户端4月18日消息,广东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员。其中,任...
2025-04-18 15:13:54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