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李之兰(化名),韩国著名历史学者,岳飞第三十代嫡系后裔。
在韩国首尔近郊一座掩映在苍翠松柏间的古朴山庄里,我——李之兰,正端坐在铺满古籍的书房中。窗外是沙沙作响的竹林,室内檀香袅袅。我双手轻抚着那幅历经沧桑的家传岳飞画像,指尖能感受到绢帛上细微的纹理。这幅传世画像上的岳飞将军目光如炬,仿佛穿越时空注视着我,让我的内心翻涌起难以平复的波澜——那是对先祖精忠报国精神的无限景仰,是对家族漂泊历史的深沉追忆,更是对文化根源的执着探寻。
岳飞,这位南宋抗金名将的悲壮故事早已铭刻在历史长卷中。公元1142年,这位民族英雄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在风波亭含冤而终。鲜为人知的是,在那场血雨腥风的政变中,我的直系先祖——岳飞帐下一位忠心耿耿的副将,为保全岳氏血脉,携家带口星夜逃离临安。他们沿着隐秘的山路,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在朝鲜半岛的青山绿水间找到了栖身之所。为避祸患,先祖忍痛改姓为\"李\",在异国他乡重新开枝散叶。
经过三十代人的辛勤耕耘,李氏家族已在韩国扎下深根。从最初隐姓埋名的流亡者,到如今成为韩国学界翘楚,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韩国历史学会会长,我主持过多项重大历史研究项目;作为开国元勋后裔,我参与过国家文化政策的制定。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份对文化根源的思念总会悄然涌上心头。我常常梦见江南的烟雨楼台,仿佛能闻到故土的芬芳。
2018年的春天,经过与中韩两国相关机构的反复磋商,我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认祖之旅。当汽车驶入河南汤阴县时,我的心跳加速到几乎要跃出胸膛。在庄严肃穆的岳飞庙前,我凝视着那座高达八米的青铜塑像,将军手持长枪的英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双膝跪地,行三跪九叩大礼,泪水模糊了视线。那一刻,我仿佛听见先祖在云端低语:\"八百年的游子,终于归来了。\"
随后两周的寻根之旅令我终生难忘。在湖北黄梅的岳氏宗祠里,我与两百多位宗亲共叙家谱;在杭州岳王庙的松柏下,我们齐声诵读《满江红》;在江西九江的岳母墓前,我们敬献鲜花。最动人的是在湖南岳阳的祭祖大典上,当《精忠报国》的旋律响起时,在场所有人都不禁热泪盈眶。这些场景让我真切体会到:岳飞精神早已超越时空,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基因。
回到韩国后,我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在首尔大学开设的\"宋史专题\"课上,我用生动的史料还原岳飞的真实形象;在KBS电视台的纪录片中,我详细讲解《武穆遗书》的军事思想;在每年举办的\"中韩文化交流周\"上,我组织韩国青年重走岳飞抗金路线。令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人开始理解\"精忠报国\"的深刻内涵。
此刻,暮色渐浓,书房里的岳飞画像在灯光下显得愈发庄严。我轻轻抚平家谱上细微的折痕,提笔在日记中写道:\"作为岳飞第三十代孙,我愿做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忠孝节义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带着韩国的岳氏后裔们,再次踏上那片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故土。\"书桌上的中韩两国国旗并排而立,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两个文明古国之间割不断的文化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