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消息
两年过去了,我的电子厂在罗先特区已小有名气。业务扩张让我不得不再次前往平壤办理手续。坐在熟悉的列车上,我不禁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和金科长的救命之恩。
列车停靠香山站时,我下意识地望向那间小办公室,却意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李秀英,金科长的妹妹,我厂里的优秀员工。
她眼神躲闪,却巧妙地将一张纸条塞进我手中,随即匆匆离去。
回到座位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哥哥出事了。明早八点,平壤牡丹峰公园铜像前。"
我的心猛地一沉。
平壤重逢
第二天一早,我在约定地点见到了李秀英。她双眼红肿,显然哭了很久。
"王总,哥哥因为两年前您那件事,被调到了闲职部门。"她低声说,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但上周,他突然被安全部门带走了。说是...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我感到一阵内疚和震惊:"是因为帮我办理签证吗?"
李秀英摇头:"不完全是。哥哥一直暗中帮助一些外资企业人员,这次是被牵连了。"
她告诉我,一家中资企业的经理因涉嫌间谍活动被捕,审讯中提到了金科长曾"提供便利"。
"现在哥哥被关在安全省的审讯中心。妈妈一病不起,我需要钱买药和打点关系。"李秀英的声音哽咽了。
我立即将随身所有现金塞给她:"这些先拿着。我会想办法帮你哥哥。"
危险的尝试
回到罗先后,我立即联系了在朝鲜经商多年的中国朋友老周。他在朝人脉广泛,但听到我想帮助金科长时,还是大吃一惊。
"王总,你这是往火坑里跳啊!"老周警告道,"安全省抓的人,谁敢插手?"
但我无法坐视不管。金科长因我而陷入困境,我必须尽力相助。
通过老周的关系,我秘密联系上了一位自称"能办事"的中间人。见面地点约在罗先一家偏僻的餐馆包间。
"金政浩科长的事情很严重。"中间人开门见山,"安全省认为他长期与外国人过度密切交往。"
"有什么办法吗?"我问。
中间人眯起眼睛:"有两种方式:官方途径是你以外资企业代表身份向贸易省提出抗议,说金科长的工作促进了外资企业发展。但这可能会激怒安全省。"
"另一种呢?"
他压低声音:"非官方途径。需要这个。"他做了个捻钞票的手势,"很多这个。"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在朝鲜,贿赂并不少见,但涉及安全部门的事情,风险极高。
艰难抉择
我最终选择了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正式渠道向贸易省提交报告,称赞金科长"恪尽职守,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中间人向安全部门的某位官员送去了一笔可观的"慰问金"。
几周后,消息传来:金科长被转移到了一般监狱,罪名从"间谍罪"降为"滥用职权"。刑期也从可能的无期变成了五年。
这算是个好消息,但李秀英仍然忧心忡忡:"监狱条件很差,哥哥身体不好,不知道能否撑过五年。"
我决定冒险进一步行动。通过中间人,我打点了监狱系统的关系,让金科长能得到稍好一点的待遇和医疗照顾。
意外转折
半年后的一天,李秀英突然兴奋地跑来告诉我:"王总,哥哥被提前释放了!说是表现良好,但我知道一定是您帮的忙!"
我既高兴又疑惑——我最近并没有新的打点行动。
几天后,一个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我工厂门口。是金科长,但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消瘦了很多,鬓角已经花白,唯有眼神依然坚定。
"金科长!"我激动地迎上去。
他微笑着握住我的手:"王总,谢谢您做的一切。"
在我办公室,金科长道出了提前释放的真正原因:安全部门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那家中资企业经理的指控是诬告,目的是转移调查视线。
"所以您是无辜的?"我问。
他苦笑:"在朝鲜,并不总是最重要的。真正让我获释的是别的原因。"
金科长压低声音:"高层需要有人处理与中国的敏感贸易事务。我因为中文好,又有处理外资事务的经验,被选中了。"
新的开始
金科长被任命为一个新成立的贸易促进小组的副组长,直接向贸易省高层汇报。这个小组负责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加强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同时确保不泄露敏感信息。
"王总,我需要您的帮助。"金科长认真地说,"我们计划选派一批技术人员到中国培训。您能帮忙联系可靠的中国培训机构吗?"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不仅是为了报恩,也是扩大生意的好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频繁往返中朝两地,协助安排了多批朝鲜技术人员赴华培训。我的工厂也成为朝方指定的"技术转化示范基地",业务迅速扩张。
暗流涌动
一天深夜,金科长突然紧急约见我。
"王总,情况有变。"他神色严峻,"安全部门又开始调查与外国人有密切接触的官员。我可能再次被盯上。"
我心头一紧:"怎么办?"
"我需要您帮我一个忙。"他深吸一口气,"如果我出事,请照顾我的家人。特别是秀英,她想去中国学习,但我无法公开支持。"
我郑重承诺:"只要我在,一定会保护她们。"
金科长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知道有人可以托付,我就放心了。"
风波再起
两个月后,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金科长再次被安全部门带走,理由是"涉嫌过度亲外"。
这次我立即行动,通过贸易省的朋友施压,强调金科长的工作对朝鲜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准备了大量资金,随时准备打点关系。
令人意外的是,三天后金科长就被释放了。回来后,他告诉我一个惊人内幕:"这次不是真的调查,而是一场表演。"
"表演?"
他点头:"高层需要向强硬派展示他们在'管控亲外倾向',于是选了我这个'半亲外派'当靶子。实际上,我的工作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
新的平衡
金科长的工作继续开展,但更加小心谨慎。我则在他的帮助下,不断扩大在朝鲜的业务。
李秀英终于获得了去中国培训的机会。在她离开前,金科长特意组织了一次家庭聚餐,邀请我参加。
"王总,您知道吗?"金科长微笑着说,"那天在列车上,我之所以冒险帮您,不只是因为您对秀英好。"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研究过您的背景。您在中国科技行业有丰富经验,而我们需要这种知识。帮您,也是在帮朝鲜。"
那一刻,我明白了:在朝鲜,善意与算计总是交织在一起;帮助与利用往往是一体两面。
未完的旅程
如今,我的工厂已经成为朝鲜电子行业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金科长则晋升为贸易省的重要官员,继续推动着朝中技术交流。
有时深夜,我还会想起那个列车上的惊魂之夜,想起那张救命的纸条。
很多人问我在朝鲜经商的秘诀,我总是回答:在这里,你需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在不同忠诚间寻求平衡——对国家、对家庭、对良知。
而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在朝鲜,最牢固的关系往往建立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那些穿越界限的善意,即使最初带有目的,也能在时间沉淀中化为真挚的情谊。
列车依然每天往返于平壤和罗先之间,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算计、恐惧与希望。
而我知道,在这片复杂而神秘的土地上,我的旅程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