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楼之战后,如果刘备替吕布求情,曹操很大的可能会放了吕布。
曹操平定吕布之时,也仅仅是占据了兖州、徐州两地,势力并不强大。如果能得到吕布,及其手下的将领高顺,还有曹操的老部下陈宫,对曹操来说绝对是如虎添翼。
曹操平定了吕布之后,还要取青州,灭袁术,然后和袁绍打官渡之战,这些都是曹操夺取中原早已经计划好的,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所以,曹操连刘备都收留了,收留吕布也不是不可以。
《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中,吕布请降,“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曹操这时候,“太祖有疑色。”
曹操之所以此时疑虑,就是因为吕布是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如能收归己用,必然实力大增,曹操是希望留用吕布的。但是曹操又因为丁原、董卓之事,还有吕布在徐州时态度的反复,造成曹操也担心吕布不受自己控制,降而复叛。
这种纠结的情况,很多人应该都遇到过,这时候,只需要旁边有人稍微点拨一下,选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所得到的建议。
刘备这时候如果跟曹操说“辕门射戟”之事,替吕布求情,曹操应该很大的可能留下吕布。曹操会这么想,只要对吕布有恩,那么吕布即使反叛,在自己危机的时候,也是有可能会帮自己一臂之力,只要有这个可能,曹操就敢一搏。这就像曹操对陈宫一样,陈宫判了他,照样想把陈宫收为己用。曹操也收留过关羽,关羽走了也就走了,关羽此后攻樊城,可是差点迫使曹操迁都。曹操为了人才,是敢下注的。
而且曹操管控吕布并不难,从吕布的表现来看,只要限制吕布的势力,即带兵数量即可。吕布只要处于完全的劣势,就很难再起反叛之心。刘备之所以被吕布夺了徐州,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将领太少,没有更多的留守将领。曹操可不缺防范吕布的人才,文有荀彧等一大批谋士,武有夏侯惇等一大批武将,吕布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刘备之所以对曹操说,“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刘备也曾收留过吕布,也是想将吕布为己所用,现在明显他刘备得不到吕布了,所以,必须除掉。而且刘备一有机会马上就反叛了曹操,杀了曹操派去镇守徐州的车胄,重新占了徐州。吕布死之前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说刘备是最不可相信的,一点都没错。
刘备即使说了丁原、董卓之事,“太祖颔之”,曹操也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当时并没直接说,“好!”,说明曹操虽然要杀吕布,还是有点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