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是金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与北宋的宋太宗赵光义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人都是在兄长去世后继承皇位。然而,虽然二人的即位过程颇为相似,他们的后代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后,其第三子赵恒顺利继承皇位,成为宋真宗,并延续了宋室的统治。但在金朝,金太宗驾崩后皇位却并非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落入了侄孙完颜合剌的手中。更为悲惨的是,金太宗的长子不但没有继位,反而最终落得灭门的下场。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一、太宗长子的身世与处境
金太宗的长子名叫完颜宗磐,女真名为蒲鲁虎,他的母亲是身份尊贵的皇后唐括氏。作为金太宗的嫡长子,宗磐自幼便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他年纪轻轻便登上战场,曾亲自参与对辽国的作战。1121年,他随叔父完颜斜也担任副将,成功攻取了辽国的重要城市中京,这也让他在女真贵族中赢得了一定声望。随着父亲即位为皇帝,他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官职也随之不断提升。按理说,他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但现实却并不允许他顺理成章地登上帝位。
其原因在于女真早期的继承制度。当时的金朝尚保留着原始军事民主制的传统,仍然遵循“兄终弟及”的方式来传承大位。比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就是在兄长完颜乌雅束之后接任首领的,他明明有儿子,却依照习俗立弟弟吴乞买为继承人。因此,金太宗即便对长子有意,也难以违背传统,最初甚至将弟弟完颜斜也作为储君人选。
二、立子未果的无奈
命运却突生变数。1130年,完颜斜也突然病逝,皇位继承的问题再次浮上台面。金太宗当然希望自己的嫡长子宗磐接过皇位,但他的想法遭遇了巨大阻力。当时,朝中尚有许多资历深厚、势力庞大的宗室重臣,比如金太祖的儿子完颜宗干、完颜宗辅,以及名声显赫的宗翰和完颜希尹。他们均不愿让宗磐登基,以免皇权完全落入太宗一脉之手。
1132年,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辅、左监军希尹等人联手,与宗干一道进宫,坚决要求立合剌——也就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嫡孙——为皇储。面对他们三番五次的施压,金太宗再也无力反抗,只能勉强同意。结果,合剌被立为储君,而宗磐虽然得到了“国论忽鲁勃极烈”的高位,却从根本上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三、权力斗争与悲惨结局
1135年,金太宗去世,合剌登基,是为金熙宗。此时的金朝朝廷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宗干、宗磐与宗翰三人各掌重权,朝政几乎都在他们的手中。熙宗虽贵为天子,却要对他们处处礼让。宗翰死后,朝廷权力只剩下宗干与宗磐两派,双方斗争日益激烈。
宗磐性格刚烈又骄横,曾在金熙宗面前与宗干公开争吵,甚至一度以辞官来威胁皇帝。金熙宗无奈,只能调停。更为离谱的是,宗磐后来竟当着皇帝的面拔刀指向宗干,嚣张跋扈到了极点。他还与宗隽、挞懒等人结盟,甚至主动放弃河南,将其割让回南宋,举动引发极大震动。最终,宗干等人忍无可忍,发动政变,以谋反罪名处死了宗磐。
然而,宗磐的悲剧并未就此终结。到了完颜亮即位后,他出于巩固权力的考虑,将金太宗的其他诸子也一一处死,使太宗一脉彻底断绝。这段血腥的权力斗争,不仅决定了金朝皇位的传承轨迹,也成为历史上一个充满哀叹的故事。
参考资料:1.《金史》;2.《大金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