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武帝晚年,多次对匈奴用兵,为何没能取得胜利?
创始人
2025-10-02 07:04:05
0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改变了以往对匈奴一味“和亲”的政策,转而采取强硬的军事打击。几次大规模出征,不仅成功夺回了河套地区,还控制了战略意义极高的河西走廊,一度迫使匈奴远遁北方,出现“漠南无王廷”的局面。然而,辉煌的战果只是西汉与匈奴漫长对抗中的一部分。等到汉武帝晚年,他依旧不甘罢休,多次派军北伐,结果却屡战屡败,损兵折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细细剖析。

一、短暂的休战与再度开战

从公元前116年至公元前101年,汉匈之间暂时结束了大规模正面冲突,进入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前一阶段的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亟需恢复国力。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的两位顶尖统帅相继去世:公元前117年,年仅二十余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公元前106年,功勋卓著的卫青也病逝。汉军失去了两位最倚重的名将,战场上的锋芒顿时黯淡。与此同时,匈奴方面也多次派遣使者,提出恢复和亲。

不过,汉武帝并未真正打算接受这种“旧账重提”。朝中部分大臣甚至建议,应让匈奴向汉朝称臣,作为藩属对待。随着双方互相扣押使节,局势迅速恶化。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亲自率十八万大军抵达朔方,声势浩大,却没能吓退匈奴。匈奴单于不仅毫不退让,还扣押汉朝使者,和谈彻底破裂,双方再度走向战争。

二、汉军屡次失利,锋芒不再

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扣押,最终“牧羊十九年”的故事由此展开。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大军出酒泉,本想重挫匈奴,结果却遭到包围,几乎全军覆没,仅带百余人突围而出。紧接着,公孙敖、路博德等人出征,同样无功而返。与此同时,李陵领兵出居延,虽斩敌甚多,但兵力有限,终究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匈奴,引发朝堂震动。

汉武帝并未因此退缩。公元前97年,他又发动大规模北伐,由李广利、路博德、韩说等人分路进军,结果仍旧无功。公元前90年,李广利再度领兵七万出五原,初战告捷,却因深入孤军,遭遇惨败,最后投降匈奴。这几次大规模出兵,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却鲜有斩获,汉军的锐气大不如前。

三、屡败背后的原因

汉武帝晚年的对匈战争,几乎是“败多胜少”,甚至几次损失惨重。这其中原因复杂。首先,前期战争虽有胜果,但对西汉财政、军力消耗极大,国力已大不如前。其次,名将凋零,卫青、霍去病等人已不在,而接替者如李广利,缺乏统兵与战略才能,远不能相比。

此外,西汉内部矛盾激化,也严重影响了用兵。特别是在李广利最后一次北伐时,朝中爆发“巫蛊之祸”,牵连甚广。李广利的靠山丞相刘屈氂被处死,其妻也遭逮捕,消息传至前线,让李广利军心动摇,最终选择投降匈奴,导致军队覆灭。

这些教训让汉武帝痛定思痛。他在暮年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承认战争带来的沉重损失,表示不再主动挑起大规模对抗,转而主张休养生息,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一生对匈作战,前期大胜,后期屡败,映照出国家实力、名将兴衰与政治稳定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兴衰成败,皆留给后世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汉书》;《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爆料:高市早苗又有新动作! 据日本共同社15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被爆有意“重新审视”日本长期坚持的“无核三原则”中有关不运进...
原创 战...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尤其以四位将领最为突出,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
独家|ART021 2025:... 第十三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下简称“ART021 SHANGHAI”)上,三位保时捷...
唐代“跨国快递”曝光!扬州瓷器... 💡谁能想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扬州商人就能通过“跨国物流”,把一批瓷器完好无损地送到巴格达的哈里发...
艺术赋能激活竹文化,广东金融学... 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实推进“双百行动”走深走实,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11月14日,...
商丘市长摆向阳履新河南省民宗委... 澎湃新闻记者从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官网获悉,摆向阳已任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省委统战...
女子为10岁儿子买保险,10年... 据南京零距离报道:2013年,李女士为年仅10岁的儿子小朱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其中约定重大疾病保险金...
专业的书法家 专业的书法家——朱茂刚 在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专业的书法家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暨诗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唐学钰 通讯员 李云铮 11月15日,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暨诗书画乐沉浸式展...
2025年11月氧化锆陶瓷管,... 在工业制造与高新技术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氧化锆陶瓷凭借其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卓越性能,成为锂电、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