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兰州市博物馆特别邀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并成先生,开展主题为《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再析》学术讲座。来自文博单位、社会各界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齐聚现场,听众们怀着对丝路文化的热忱与对兰州历史的好奇,专注聆听这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学术分享。
讲座开篇,李并成研究员从兰州的名称溯源切入,为在场听众揭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他指出,兰州之名的由来,与境内的皋兰山及地域文化中对“兰花”的推崇密不可分。皋兰山作为兰州的地理标志,见证了城市千年的兴衰变迁;而“兰花”所象征的清幽高洁与典雅超凡,更深深融入兰州这座城市的品格与市民精神之中,方塑造出今天我们生活的金城既包容开放、又坚守本心,历经岁月洗礼仍气节不移的独特气质。
讲座中,李并成研究员结合史料记载与实地考察经历,生动讲述了兰州从古代边塞重镇到现代区域中心的演变历程;特别是在阐述兰州的区位优势时,李并成研究员以“座中四联、襟山带河、护秦联蒙、援疆系藏”十六字精准概括其战略价值。从自然地理维度来看,兰州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是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内唯一的一座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独特的自然禀赋使其成为连接不同地理区域的重要节点;从
民族地理视角分析,兰州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交融之地,
各民族在此共生共荣,形成了鲜明的“族结”特征,是民族团结的重要见证;从军事地理意义上来看,兰州凭借“襟山带河”的地形优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历史上诸多重大军事事件与交通建设均围绕此地展开,其军事战略地位贯穿古今。
讲座核心部分,李并成研究员深入解读了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核心”地位。他提出,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罕见的“山结”“水结”“路结”三位一体之地——“山结”即周边山脉在此汇聚,形成地理屏障与通道的交汇点;“水结”指黄河穿城而过,与湟水等支流在此交融,为丝路贸易与人员往来提供了水利支撑;“路结”则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五条干道在此交汇。因此,兰州不仅是丝路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更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交流互鉴的核心枢纽,历经千百年发展始终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讲座尾声,李并成研究员表示:“兰州这座城市身上的‘兰花品格’与‘枢纽担当’,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当代兰州发展的精神动力。”要从兰州的丝路历史中汲取智慧,传承其包容开放、坚守本心的文化基因,让这座千年丝路名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
此次学术讲座,不仅让听众系统了解了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更深入挖掘了城市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为文博工作者与文化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兰州历史、感悟丝路文明的新视角
。
供稿:郭 钰
编辑:郭 钰
编审:孔 瑛
终审:李周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