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在曹丕篡汉一年后,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成都自称帝,改元章武,国号“汉”,史称蜀汉。此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都随刘备征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史书《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将他们一一列传,后人称之为“五虎大将”。那么,这五位大将究竟来自哪里?他们各自最光辉的一刻又是什么呢?
一、关羽:守卫荆州,威震华夏
关羽(?-219年),字云长,出生于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他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斩杀了曹操的名将颜良,名声大振。刘备收取荆州后,任命关羽为襄阳郡太守,成为蜀汉的主要武将之一。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关羽被任命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成功水淹七军、斩杀庞德,迫使曹操的副将于禁投降,威震华夏。然而,由于曹军和孙军的联合夹击,关羽最终在年底被迫退回麦城(今湖北宜昌两河镇),并在临沮(今湖北远安县)被敌军所杀,英勇就义。
二、张飞:长坂坡,一声怒吼退曹军
张飞(?-221年),字益德,出生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早年与同乡的刘备相识,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二人共历征战,生死与共。张飞以勇猛著称,在吕布被击败后被封为中郎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时,张飞带领二十骑英勇断后,确保刘备一家安全撤离。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并且授予西乡侯的封号。然而,张飞的命运并未因此更为辉煌。在同年,他因与部下的矛盾而被其亲信杀害,享年不长。
三、马超:马超投奔刘备,辅佐称帝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他是汉末军阀马腾的儿子,英勇善战。尽管曹操多次邀马超入京为官,但马超始终拒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在与曹操的关中之战中失利后,投奔张鲁,最终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投向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和斄乡侯,位居重臣。然而,马超的寿命并不长,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去世,享年仅46岁。
四、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力战至老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他在年轻时便投身于军旅,先后担任刘表的中郎将和曹操的裨将军。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黄忠投奔刘备,成为其麾下的重要将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与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激战,斩杀了夏侯渊,使得自己声名大噪。在汉中之战后,黄忠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他继续被封为后将军。然而,黄忠未能享受太长的荣誉,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8月逝世,享年七十岁左右。
五、赵云:当阳单骑救主,英勇无畏
赵云(?-228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早年,他先后投奔公孙瓒和刘备,屡次在战场上展现非凡的勇气与智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赵云在当阳一战中,凭一己之力单骑救主,成功保护了刘备和他的家人。此战令赵云名声大振,并被封为丞门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积极参与南征,最终封为偏将军兼桂阳太守。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后,赵云被任命为留营司马,与关羽共同守卫荆州。建安十九年(公元219年),刘备攻破益州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并继续在刘备身边效力。章武三年(公元223年),赵云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并多次带领军队远征。建兴六年(公元228年),由于马谡失街亭,赵云被降职为镇军将军。不久后,他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岁左右。
这五位大将虽然身世各异,但他们都因忠诚与勇敢,成为蜀汉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传奇经历,不仅为三国历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