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阳城外,曹操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彼时的吕布,曾凭借虎牢关前的无双勇武,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都难以奈何,他的凶猛战绩早已令曹操心生忌惮。为了应对这位威胁巨大的敌人,曹操调动了麾下最为强悍的六员大将: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组成了一支专门围剿吕布的精锐力量。吕布纵然勇猛无比,但在六名虎将合围下,仍逐渐陷入不利局面。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他终究难以支撑,被迫仓皇而逃,丢掉了往日的威风。
从单挑的角度来看,这六人中无一人能与吕布分庭抗礼。即便许褚与典韦联手,依然难以与吕布正面对抗。但曹操深谙“以众胜寡”的道理,六将合力,便成了唯一能够压制吕布的手段。在第二次交锋时,六人再次联手堵截,吕布未战便觉难敌群攻之势,最终选择先行退却。虽然吕布本人逃出生天,但其部将成廉却在混乱中被乐进一箭射杀。这一战,直接导致吕布在兖州的争夺彻底失败,只能与谋士陈宫带着残余兵力,投奔徐州的刘备。
值得玩味的是,曹营六将两度与吕布交手,靠的是合力群殴才勉强占上风。但在后来的长坂坡与汉水之战中,当赵云孤身杀入曹营,怀抱幼主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时,这六员猛将却集体“缺席”。为何对吕布可以群殴,而面对赵云却选择退避?这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在长坂坡之战中,曹操曾亲眼目睹赵云的勇猛,心中十分欣赏,甚至萌生了招降的念头。于是他下达了一条特殊军令:不得放冷箭,务必以生擒为主。古代战场上,斩杀敌将比生擒要容易得多;濮阳时曹操对吕布的态度是“不论生死”,所以六将群殴才有了底气。然而,面对赵云时,军令反而成了束缚。曹营将士们都心怀顾虑,不敢全力出手,生怕一旦伤了赵云惹来曹操震怒。即便许褚、夏侯惇等猛将,也宁愿退在一旁观望。赵云借此“护身符”,才能从容杀入曹营,七进七出,抱着阿斗安然脱险,曹军上下只能干瞪眼。
而在汉水之战中,赵云更是智勇双全。他在营中施展“空城计”,命令蜀军放下旌旗,不鸣战鼓,使大营看似空荡无人。张郃与徐晃率大军赶至时,只见赵云一人独立于营门前,气势迫人。两位曹营名将心生疑窦,不敢贸然攻入。曹操虽下令进攻,但士兵在赵云威势震慑下士气全无,待蜀军忽然发起箭雨,曹军顿时溃乱,死伤惨重。
综上所述,曹营六将之所以敢于围攻吕布,却在赵云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关键原因在于曹操的不同指令与用人心思。吕布是必须尽快剿灭的劲敌,而赵云却是曹操倾慕之才,因此六将行动自然受限。同时,赵云自身的智勇与气势,也使曹营将士畏惧三分,不敢贸然犯险。这种反差,正折射出曹操在权谋上的算计,以及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独一无二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