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迅猛推进,蒋介石意识到自己在大陆的统治已经无法持续,于是决定撤退到台湾。然而,在他决定撤退之前,蒋介石心中仍旧难以释怀三个人,这三个人对于他而言,都是极其痛恨的对象。为了彻底解决心中的隐患,蒋介石命令军统头目毛人凤将这三人暗杀掉。毛人凤接到这个任务后,内心却陷入了极大的困惑和矛盾,因为这三个人不仅身份特殊,且其中有些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使得他即便是一个冷酷的特务头目也感到无法下手。
其中第一个任务对象就是杨虎城将军。杨虎城曾是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自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一直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一心想要进行内战的策略。为此,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联合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集中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这次事件让蒋介石不得不转变政策,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最终促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团结。然而,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将杨虎城视为威胁,开始将其软禁起来,限制其活动。尽管杨虎城心怀报国之志,且未曾犯下重大错误,但蒋介石依然决定,在退守台湾之前,将杨虎城置之死地。毛人凤虽不愿动手,但仍然担心不执行命令会受到责难,于是他将任务交给了军统的另一位刺客——周养浩,代替自己去完成这一任务。
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与家人及身边的几位亲近人士在重庆戴公祠被军统特务杀害。杨虎城的死亡,令毛人凤心中难以平静,接下来的任务则更加棘手——第二个要暗杀的人就是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不同,张学良的身份更加复杂,因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与张学良关系密切。张学良与宋美龄的关系追溯到1925年的一次舞会,二人在年轻时就互生好感。尽管张学良有家室,他并未主动追求宋美龄,但两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张学良的妻子于风至与宋美龄更是有着如姐妹般的亲密关系。由于这层关系,毛人凤意识到,如果他执行了暗杀张学良的命令,不仅自己会惹怒宋美龄,而且还可能会受到蒋介石夫人的严厉报复。经过深思熟虑,毛人凤决定将这一消息提前透露给宋美龄,借此避免冲突。宋美龄得知后,立即与蒋介石进行沟通,威胁如果他坚持下令杀害张学良,她将与他彻底决裂,并公开揭露蒋介石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丑闻。在宋美龄的干预下,蒋介石最终取消了对张学良的暗杀命令。
张学良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最后一个任务对象就是宋庆龄。宋庆龄是国父孙中山的遗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从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继承了其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始终坚定地支持中国人民的抗争,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她积极参与支持人民解放军的各项活动,甚至为解放区募集了大量物资。与蒋介石有着深厚历史恩怨的宋庆龄,与蒋介石始终保持着敌对立场。此外,蒋介石在追求宋美龄时,宋庆龄曾极力反对,令蒋介石对她心生怨恨。更为重要的是,宋庆龄不仅在革命事业中坚持立场,而且她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遗志后与其彻底决裂。由于这些原因,蒋介石才有了暗杀宋庆龄的念头。然而,毛人凤清楚如果他执行了这个命令,将会触及极其敏感的历史和政治问题,不仅会因此背负骂名,还可能丧命。由于宋庆龄和宋美龄的姐妹关系,毛人凤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他决定将蒋介石的暗杀命令告知宋美龄。
毛人凤虽然是蒋介石的忠实部下,但在面对这三个人的命令时,他显得格外犹豫。无论是杨虎城、张学良,还是宋庆龄,他们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毛人凤的任务变得极其艰难。最终,虽然三人的命运最终没有完全落入蒋介石的计划之中,但这些暗杀命令背后却折射出了蒋介石心中复杂的政治算计和他对过去不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