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山西侯马挖出来的那些战国盟书,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挺神的。就是些碎玉片子、石头块儿,上面刻着字,居然是两千多年前那帮贵族私下里订的规矩,严得吓人。
记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吧,侯马那边晋国遗址,施工的时候一下子刨出四十多个祭坑。你猜怎么着?里面全是这盟书,五千多件呢!大多是圭形的,最长的有手掌那么长,还有圆的、没个正经形状的。字儿嘛,红笔写的多,黑笔的少。能认出来的有六百多件,字多的能写两百来个,少的就十几个,看着特潦草。
这些东西内容分得倒清楚。有种叫宗盟的,就是说跟盟主一条心,别人欺负咱就一块儿打回去,说白了就是抱团儿。还有委质的,意思是以前的主子跑了,就跟他彻底断了,别再让他回晋国来。纳室更逗,结盟了就别再抢奴隶、占土地、攒家底儿了。具体多少件我记不太清了,反正宗盟的最多,剩下那几类加起来也没多少,还有几件是诅咒人的、算卦的。
听人说啊,这都是春秋快结束到战国刚开头那会儿,赵家牵头搞的盟誓。就跟记日记似的,把晋国那会儿大家族打架的事儿都写下来了。那时候诸侯和当官的,为了自家人团结,能打过别人,老搞这盟誓。写两份,一份放专门的地方存着,另一份要么埋土里,要么扔河里,好像这样鬼神就能作证似的。
上次去博物馆,玻璃柜里有一件,上面写着个叫趠的人,说对老大忠心耿耿,一定守规矩,听安排。你说那会儿上层人争权夺利得多厉害。晋国原来有六家大的,后来打成四家,最后三家把晋国分了。那个赵鞅,在晋国算个新派人物,为了让自家势力大起来,到处找人结盟,搞了好多回这盟誓。发誓的时候还得对着神,好像这样才管用,这大概就是古代订合同的讲究吧。
那些字都是晋国人拿毛笔写的,真迹啊。字看着老气,但笔道儿挺顺,每个字都不一样,歪歪扭扭的反倒自然。好几个人写的,有的看着特厚重,有的飘乎乎的,下笔重的重、轻的轻,反正挺好看的,懂行的说是书法宝贝。
这盟书现在可金贵了,说是新中国挖着的十大宝贝之一,侯马那遗址也被国家保护起来了。听说当年是在侯马发电厂工地上发现的,后来那地方就叫盟誓遗址,挺大一块地。分俩区,西北边那区挖出来的盟书多。就那么一小块地方,三十多个坑,除了盟书还有些羊啊、牛啊、马啊的骨头,估计是祭祀用的。后来政府专门盖了个晋国博物馆存这些东西。
要说这玩意儿用处可大了,研究古代怎么结盟、老写字儿、晋国那时候的事儿,都得靠它。而且啊,里面说谁要是不守约,就 “麻夷非是”,听着挺吓人,其实就是说要把他一家子都杀了。不管哪条规矩破了,都得受这罪,就是逼着人必须守诺。你说这贵族之间的约定,是不是严得没边儿了?你们觉得这盟书有意思不?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