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诸多阻碍,迅速成为了中国的统治者。其中,除了不得不铭记那些帮助他们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带路党”,更不可忽视的是支持他们的八旗兵。为了感恩这些殚精竭虑的八旗子弟,清朝的皇帝赐予了他们诸多福利,使得他们能够过上衣食无忧、安稳的生活。然而,当清朝最终走向灭亡之际,这些曾经的八旗子弟不仅遭受到重创,连同满清的皇室贵族也陷入了贫困。当局势变幻莫测时,曾经显赫一时的大清王爷,甚至开始将目光投向自己祖辈的坟茔,意图图谋其财。
这个破落的清朝王爷名为克勤郡王爱新觉罗·晏森,在清朝时期,爵位是世袭的,而第一代克勤郡王的创立者岳托本人,乃是满清镶红旗的成员。他早年便投身军旅,凭借勇猛的作战表现,在跟随清军南征、攻灭明朝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贡献,随后被封为贝勒。其去世后,皇太极给予了追封,称之为“克勤郡王”,并对他的后代给予世袭的特权,康熙皇帝则因其功勋而为其树碑立传,乾隆时期还有额外的优待,让他和家族得以与太庙配享。由此可见,岳托的业绩得到了当时满清皇帝的高度认可,然而,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后代竟然如此不争气,以至于后来的生活境遇如此不堪。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世袭制度后,晏森在1910年继承了这一爵位,至此他所代表的家族已经传承了13代,是地道的满清老牌贵族。尽管此时与他们先祖的历史辉煌已是相隔甚远,且自身并无军功显赫,但只要能够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对他们而言问题并不大。然而,命运的轮回却如晴天霹雳,晏森继承爵位仅一年,清朝便宣告灭亡。当他得知溥仪下诏退位时,简直如梦初醒,万万没想到大清竟如此迅速地走向了覆灭,而他那郡王的职位甚至连温暖的机会都未曾给予。
清朝瓦解后,尽管袁世凯承诺给予满清皇族优待,并允许他们保持贵族的爵位,但这无疑是一个空头承诺。连溥仪在宫中都难以为继,晏森这样的王爷小辈更无出路可言。晏森彼时年仅16岁,生于王府,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他完全没有能够承受的能力!在清朝覆灭的年代之前,皇宫每年都会拨款供养他,如今连溥仪自己都成了困境中的泥菩萨,更无力照料他。
理应说老祖宗为晏森留存的财富应不算少,然而他自小就习惯了奢华的生活,最终很快便耗尽了家产。祖辈在王府内收藏的各种珍宝全都被他变卖完毕,到了最后,甚至不惜挥手告别,出卖了承载了250年历史的王府。在这些钱财耗尽后,他开始思虑如何再度盈利,最后,一个荒唐的念头竟然冒了出来,竟想要挖掘祖坟,指望可以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进行售卖。然而,彼时的满清诸陵已经成为了文物,这样的行为迅速被政府制止。在失去一切的情况下,晏森只能放下身段,转而以拉黄包车为生,昔日的王爷竟沦为苦苦挣扎的车夫,着实令人感到悲哀,然而这一切都只能归咎于他一度的奢侈与不知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