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杰:警惕伪历史
创始人
2025-09-27 16:02:52
0

《书屋》2002年第9期,刊登了章太炎的嫡孙章念驰先生的《从对章太炎的评价看文坛》,其中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陈存仁伪造虚构历史故事的反学术行为。

陈存仁1949年从上海到香港定居后边行医边写作,在香港销路最大的《星岛晚报》开辟了“津津有味谭”专栏。他的专栏文章文字生动,情节曲折,又都以第一人称写作,可读性很强。陈存仁在回忆录中介绍说:他192820岁时随姚公鹤补习国文。姚公鹤与章太炎熟稔,三天五天总有书信往来,他通过递送这些书信结识了章太炎。章太炎得知他白天还要在丁甘仁医生处抄方子,稍知医学知识,因此很是喜欢他。有一天就让他叩了三个头,收为弟子,此后他便在章太炎家里一面帮助做杂事,一面接受教育。章太炎当时住南阳桥康悌路的一小巷内,太炎的卧室就在楼梯中间的阁楼上,他每次去总是直达阁楼。章念驰在文章中驳斥说:“但是,1927年仲夏章太炎即迁出南阳桥,搬到同孚路同福里八号,不是陈存仁说的同福里二十五号。事实上陈存仁根本不可能在1928年在南阳桥太炎住宅拜太炎为师。”陈存仁的相关文字只是“将这梦游写成了小说,让后人当成真史去研读,致使无数人上当”。

应该说,“让后人当成真史去研读,致使无数人上当”的,并不限于已经于199099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的陈存仁,还有20081月在中国大陆出版陈存仁一系列伪造历史的“梦游”之书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查阅该社出版的陈存仁著《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的第二部分《章师面折刘半农》,其中写道:“在上海章太炎老师家中,向来是早晨六时或六时半必定到他家。他早已起身,我为他打理一切杂务之外,常立在他旁边听训。他喜欢问长问短:读些什么书?写些什么稿?接着便问外面有什么新闻,要我讲给他听。因为他只看几种报纸,其他书刊概不过目,因此我常常讲些时事或文艺界消息给他听,他听后觉得津津有味。”

在谈到当年的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时,陈存仁介绍说:“隔了不多时,刘半农到上海,报纸上的新闻说他要访问章太炎。这个消息,我看到了之后,已想到刘半农又想借访问国学大师来出风头。过去他骂过文言文是死的文字,谁写文言文即是死人;他居然以活人代表自命,到上海来访问若干写文言文的名士。据报纸消息传出,他的最大目的是要访问专写文言文的名人章太炎老师。……我从白克路赶到同孚路,不过十分钟,进门已见到刘半农陪同三个人,带了附有镁光灯的三脚架照相机坐在客厅中,章老师在阁楼书斋,尚未下楼。我一到之后,就接了刘半农等的名片去请章老师下楼,我一看这天章老师的衣衫,甚为整洁,施施然缓步而下,坐定之后,很客气地与访者寒暄,他说:‘我鼻部有病,闻到镁光的气息,鼻病必大发,最好请你们将照相机收好。’刘半农本想和章师同拍一张照,经章师这样一说,我立即着他把照相机收拾起来,刘半农不得不从命,这是刘半农大失所望的第一件事。”

接下来,陈存仁叙述了章太炎对于刘半农的“面折”以至于“拍案开骂纵声大笑”:“‘我知道你曾经在北方的报纸上,征求过‘国骂’的字句及各地方骂人的话,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学校中,在课堂上讲出许多骂你老母的地方话。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再做这件工作,现在我来骂几句给你听。’接着就说汉代的骂人话,是出于何书,唐朝骂人的话,是出于何书,直说到上海人、宁波人以及广东人的三字经,完全骂出来。看起来好像供给他资料,事实上把刘半农祖宗三代都骂到了。”

查阅刘小惠编写的《刘半农大事年表》,刘半农曾经于1928年七八月间从北平到南京大学院申请编纂《中国大字典》,然后又到上海短期逗留。鲁迅在192884的日记中,记录了与刘半农等人的一次聚餐:“晚因小峰邀,同三弟及广平赴万云楼夜饭,同席为尹默、半农、达夫、友松、语堂及其夫人、小峰及其夫人,共十一人。”

当时的章太炎作为被国民党政府通缉的学阀,很少公开露面。相关的文献资料中也没有章太炎与刘半农在上海会面的确切记录。与恩师章太炎同住上海的鲁迅也早已与章断绝来往。章太炎与刘半农之间有据可查的亲密接触,发生在1932年。这一年的223,章太炎从上海启程到北平会见张学良,劝其抗日。42022日,章太炎到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讲解《广论语骈枝》,分三日讲完。由于他的余杭话过于难懂,由钱玄同出面充当国语翻译,由刘半农帮助书写黑板。章太炎在京期间,不仅与朱希祖、钱玄同、马幼渔、刘半农、周作人、沈兼士、俞平伯、魏建行、胡适、蒋梦麟等人多次合影留念,而且还住进医院做了鼻炎手术。

1934714,在赴西北地区考察方言民俗途中感染回归热的刘半农,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193531,章太炎在致钱玄同信中评价说:“得二月二十六日书,乃知近罹目眚,妨于从事。……半农亡后,欲致一辞,竟窘迫不可得暇,闻已致挽联。其人外和内介,有欲属仆铭墓者,而颇艰于下笔,定哀微辞,诚难措手矣。”

这里所说的钱玄同挽联,上联是“当编辑新青年时,全仗带感情的笔锋,推翻那陈腐文章,昏乱思想;曾仿江阴四句头山歌,创作活泼清新的扬鞭瓦釜。回溯在文学革命旗下,勋绩弘多,更于世道有功,是痛诋乩坛,严斥脸谱。”下联是“自首建数人会后,亲制测语音的仪器,专心于四声实验,方言调查;又纂宋元以来俗字谱,打倒繁琐谬误的字学举隅。方期对国语运动前途,贡献无量,何图哲人不寿,竟祸起虮虱,命丧庸医。”两天后的33,章太炎在致吴承仕信中写道:“得玄同来书,其辞平正而哀委,……实缘病困。……玄同以半农、晦闻去亡,时时出涕,不可谓非有情人……”

章太炎在感受自己的弟子钱玄同“时时出涕”的真实情感的同时,也寄托了他自己对于刘半农的一份真实情感。同年55,他在致钱玄同信中表示说:“半农亡后,曾有讣告寄至,欲挽以数语,其时已过。今欲求书碑额,可取纸格及字样来。半农本江阴产,今乃葬香山,何也?”

同年529,刘半农被安葬在北京西郊的香山玉皇顶大木坨。整个墓地由时任北平市工务局长的汪申伯规划设计,汉白玉墓冢的正面有刘半农的浮雕头像,雕像下方是黄宾虹书写的篆字“刘半农先生貌像”,左右侧雕是刘半农生前创制的“声调推断尺”和仿西汉的“日晷”图像。墓碑由蔡元培、章太炎、吴稚晖、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魏建功、马衡等人合作完成。

在“绍兴蔡元培撰文,余杭章炳麟篆额,吴兴钱玄同书丹”的《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君碑铭》中,是这样介绍刘半农的:“二十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教授,君于是创制刘氏音鼓甲乙两种,乙二声调推断尺。四声摹拟器,审音鉴古准,以助语音与乐律之实验;作调查中国言音音标总表,以收蓄音库之准备;仿汉日晷仪理意,制新日晷仪,草编纂‘中国大字典’计划;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任整理在居延海发现之汉文简牍。虽未能一一完成,然君尽瘁于科学之成绩已昭然可睹,而君仍不懈于文艺之述造;如《半农杂文》及其它笔记调查录等,所著凡数十册。旁及书法、摄影术,无不粹美。可谓有兼人之才矣!”

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鲁迅认定为与章太炎一起“拉车屁股向后”的刘半农,一度成为历史罪人。他的墓碑遭受破坏,1982年才得以重新修复。而他原本应该留在后人心目之中的美好口碑,迄今为止依然被陈存仁的《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之类伪造历史故事的垃圾图书所败坏。

来源:《教师博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金峰(中国书画巨匠,当代画家... 刘金峰,号,瑞丰堂主人。当代画家。1966年生,现居北京。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湖社...
萃华珠宝:拟向股东一致行动人借... 钛媒体App 11月18日消息,萃华珠宝公告称,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拟向持股5%以上股东翠艺投资...
“熠·京秋”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 来源:北京老年开放大学
长沙市铂星汇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长沙市铂星汇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华珍,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
山西“纸间双影”开展:纸上艺术...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18日电 (栗雨琪) 近日,“纸间双影 李旺 张驰双人展” 在山西省图书馆持续展...
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举行 11月15日,中国·高唐国际尺八艺术周暨诗书画乐沉浸式展演在高唐县群众艺术中心启幕。来自海内外的数百...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那时天下分为三个国家,相互争斗,烽火四起,形成了一幅动荡...
科技助力,湖北随州盘活文旅大棋... 焕新后的随州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讲解员”——人形光子机器人。而不远处的裸眼3D屏幕上,曾侯乙编...
品酒如品茶 白酒品鉴的方法 品白酒跟喝茶是一个道理,得慢慢来、细细品。真正的好酒,细品起来层次分明,回味无穷。 品白酒有个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