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何以川主:老赵闲聊从民俗视野考察何以川主1
创始人
2025-09-27 06:02:26
0

灵显真人花钱 胡坚藏品

一、何以川主

关于川主,不同年代不同文本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多元描述。川主,一说民间也称川祖。是流行在中国西南以四川为中心并在周边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地的许多地方曾广泛存在的一种地方信仰。其主体主角,就是二郎神体系。

唐末五代时川主之名就已经成熟传播。可见其发端或在中唐即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五代高道杜光庭《广成集》中收录了许多祭祀川主的上章祈祷词,有川主太师北帝醮词、川主天罗地网醮词、川主醮九曜词、川主令公南斗醮词、川主周天南斗醮词、川主周天地一醮词、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川主相公北帝醮词、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川主九星醮词、川主醮五符石文词、川主大王为鹤降醮彭女观词等。

这些醮词主要是为王公大臣、信道民众修斋设道所作,为他们祈福消灾,延生保命。例如《川主太师北帝醮词》云:“今以朱阳届候,赤帝司方。南风资长育之恩,四叙叶清和之节。蚕功将就,农务方繁,而疫疬兼行,钲鞠未止,民多殍仆,野困通逃。既投足无场,岂息肩有所。叨居盐护,实切忧伤。更因衙醮之辰,再布诚祈之恳。伏冀神兵助役,荡氛翳于郊畿;云骑腾威,扫疾疬于闾里。生灵有泰,远近无虞。昏雾永销,见三蜀山川之色;浮云自灭,开九天日月之光。厄运平,灾危静息。常倾丹素,以副玄休。”

清代《甘棠小志》有云 :“川主二郎神封号始于宋初”,但是这出于清代人的追记。

元代无名氏诗词《清源真君六月二十四日生辰疏》有云西川之主,这里没有直接称为川主:

孟秋行白帝之奴,尚迟六日中夏庆清源之圣,诞降九霄。易地权平,与天长久。恭惟清源真君,秀储仙洞,威振灵关。破浪兴妖,随显屠龙之手,含沙射影,特彰斩蜃之功。佐泰山生死之司,护佛法慈悲之教。某恩蒙波润,泽遇河清,五十四州成仰西川之主,亿万千岁永绥东土之民。

清同治修《酋阳直隶州总志》在讨论李冰、二郎所受封号时说:“然封号已极崇隆而奉祠著第曰川主,盖川主者,蜀人土语之尊称。”是说,川主是川人对本土大神最隆盛的尊称。

清人彭维铭《创建新川主庙记》曰:“四川诸州邑乡里,无在不有川主神庙。稽神之姓氏,即今灌县都江堰口奉勅封建二王庙神也。前庙所祀秦蜀守李公冰之子二郎君,后庙所祀乃李公也。……且禹导岷江,抑洪水,功溥天下,为天下主。李公父子辟沫水,开渠堰,利赖蜀川,宜为蜀川主。故《通志》二十八卷《祠庙部》载川主祠、二郎庙,皆李公父子事。且曰各州县多有之,允为确证。而或以隋唐嘉守赵昱,宋封为川主清源妙道真君冒当之,则大谬矣。”是说,大禹治理九州之洪水,故尊为天下主。李冰父子辟水开渠宜蜀,宜为川主。赵昱为后世演变之神话,不当为据。

按照现有的资料介绍,我们对川主大致有一个基本认识:

1、川主是唐宋以来在四川地区及周边,民间普遍信奉祭祀的地方神灵。从五代杜光庭的青词名目看,道教文化的色彩浓厚。而且主要是民间话语生态,这决定了传世文本会忽视、漠视与滞后。

2、川主开始或许并非集中于具体某个神灵,比如杜光庭祈祷文中并没有说川主就是二郎神,川主也事实上有多个神灵,日后逐渐聚焦于李冰父子,乃至最后聚焦于二郎神。

比如,川主有指向大禹的,大禹本为山川神主,《史记 夏本纪》载:“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在今岷江上游汶川、北川古大禹部族活动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要举行大规模的川主神的祭祀会,农历六月初六大禹的生日要祭祀大禹,六月二十四日的川主会更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

比如,川主有指向五代后蜀国君孟知祥的,清同治增修《酋阳直隶州总志》说:“然封号已极崇隆而奉祠着第曰‘川主’,盖‘川主’者,蜀人土语之尊称。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人皆称之曰‘川主’即为证。”故赵昱封‘川主’之说,实未闻典,亦因人皆称李冰或二郎川主而附会之也。“

比如,川主有指向三国先主刘备的,著名的湖北沙市川主宫建于清朝乾隆十年,它不仅是宗庙、祖庙,更是大戏台。这里成为蜀英会馆和川帮同乡会馆,供奉着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民间称“惠民大帝”。川主宫最初由寓居荆州的四川籍商贾共同集资兴建的。宫内的正殿供奉着三国时期蜀汉国主刘备,因此得名川主宫。可见刘备有川主之称。

比如,川主也有指向李冰、李冰父子、李冰次子,以及另一个二郎神赵昱、乃至宽泛二郎神的。据四川方志载,《四川通志》谓李冰是川主,《潮水县志》奉李冰父子为川主,《蜀都碎事》奉二郎神为川主,《嘉定府志》、《常熟县志》奉赵昱为川主。湖北荆州沙市解放路的川主宫,原是四川会馆,至今仍用川主宫命名。

比如,川主也有指向所谓李冰后裔的唐代李鸿渐的。清人陈怀仁所撰《川主五神合传》载:“治水者,皆称神。”书中将大禹、李冰、李冰之子李二郎、赵昱、李鸿渐并称为“川主五神”。李鸿渐传其为琅琊人,系李冰之裔孙。李鸿渐担任涪州刺史期间治理水害有功,后为百姓所崇奉。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3、川主角色中存在若干天子与君王要素。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而五代后蜀国君孟知祥,与三国蜀汉先主刘备,也都是割据地方的君主。

4、川主与土主。大多数说法,就是认为乃川地之主的意思。但是其实也缺乏原始证据。大多为后人之理解,也不排除附会。因为你说大禹、孟昶、刘备是川主,尚属其理,而你去说作为郡守的李冰(秦蜀守)、赵煜(隋嘉州太守)、李鸿渐(涪州刺史)是川主,那你简直就是在诬陷他们割据为王,称制谋逆,那又置他们的忠君爱国的立场于何地呢?

所以,我们其实不必胶柱鼓瑟地去解释川主的确切含义,他大体就是一个民间的习惯俗称,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川祖,在四川地区,与川主并存的还有土主。

四川忠县每年三月三有“三月会”,就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抗楚国侵略,保护巴国,而献出自己头颅的将军巴曼子,当地百姓给他立了“土主”庙,举行活动纪念他。乾隆《巴县志》载“土主庙”:“在南纪门内,明正德乙亥重建,祀唐刺史赵延之,有碑。”

而东晋《华阳国志》也将蜀中的另一个传说中的君王杜宇称为杜主。:“杜宇教民务农,号杜主“,”宇教民务农,巴亦化其教而力务农。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后世也有从文字训诂的角度指称杜主即土主的。

由此可见,东晋时期的巴蜀地区就将教民农桑的杜宇供奉为了杜主,而且是农时先祭祀杜主君,这就具有浓厚的土地神、社稷神的含义了。

说来也巧,到了唐代,蜀地再次出现了一位土神。《资治通鉴》卷二三六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薨。.....服南诏,摧吐蕃......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

其实,唐代蜀地还出现过另一位土主神。巴蜀民间傩坛大多供奉川主、土主、药王为坛神,合称“三圣”。 在巴蜀之外的地区,也存在供奉三圣的庙观比如山西地区,在巴蜀傩戏中,“三圣”通常作为整体出现。 “川主”为灌口二郎、或李冰、赵昱,“药王”为孙思邈,“土主”主体为壁山土主清明河潼帝君,所谓壁山神,一说壁山地方的土地,名赵延之,“唐大历中领巴州令兼镇南军马使,以平资泸夷乱授合泸刺史,按部终于壁山。”赵延之死后号“壁山大王”,邑人多到其祠祈祷皆“祷有灵应”。唐咸通二年壁山神因“灵应”被敕“威烈侯”。

河北内丘 土神纸马 网络资料

由此,我们来梳理一下川主、杜主、土主的事迹与神格,看看他们的属性是否一致:

先夏之时,教化民众,治水除害的大禹日后被奉为了川主;

先蜀之时,教民务农、保境安民的先蜀之王杜宇东晋时成了杜主;

春秋战国时,抵御楚国侵略,保境安民的巴曼子日后成了土主;

秦时,蜀守治水害保境安民的李冰父子日后成了川主;

三国时,保境安民的蜀主刘备日后成了川主;

隋朝时,嘉州太守治水害保境安民的赵煜日后成了川主;

唐代时,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以服南诏,摧吐蕃保境安民的韦皋成了土神,

唐代时,领巴州令兼镇南军马使,以平资泸夷乱保境安民的赵延之日后成了土主,

唐代时,涪州刺史治理水害保境安民的李鸿渐,日后被视为了川主。

五代时,保境安民的蜀主孟昶被视为川主;

则以上之神格,皆既与蜀地有涉,而又具备保境安民,造福一方之迹,所以,无论是叫了川主还是土神,其实,本质上并无绝对的区别差异。

所以,清人李凤翧曾对“三圣”进行阐述,他的结论就是认为“土主”、“川主”二者的共同点,皆“生为人杰,死为明神”、因“御灾捍患有功于国”而被“食报千秋”。

按照成都金堂县县志的理解与说法,杜主也就是土主: “土主当作杜主,即古望帝杜宇。史言其好劝民耕 稼,故巴蜀人祀之,谓之杜主。‘君’古音读杜,如土,流俗相传,字随音变,遂直目为土神,而不知其非矣“。

二郎花钱 陆昕藏品

5、川主土主的地域分界。之前我们曾经阐述过,灌口神与阆中神曾经在天空大战,这表明,民间观念中的地方保护神灵是有边界的,没有边界,怎么承担保护地方的责任呢?假设你保护的不明确是我们,我们干吗还特别费心费力地去供养您呢?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土主” 崇奉地域性特点明显四川阆中奉张飞,邛崃奉陈立,重庆綦江奉赵延之,贵州福泉、 瓮安及湖南湘西一带奉韩信。

“西南巨儒”郑珍也曾对三圣之一的“土主”进行观察,发现他们是各地有别:

按,遵义祀土主与川主、药王,称三圣,乡城以为重祀。不知土主何人。或曰任贵也。愚考祀土主特四川之俗,遵义本蜀地,故同。而土主亦随地异祀。巫山县祀知县李镇修,雅安县祀汉邛榖王任贵。天全州祀李真人,蒙阳县祀韦皋。铜梁县祀赵延(之)。 通江县祀洋州刺史李继贤。仪陇县祀晋张英。彭县铁锋祀姚苌。其庙皆名土主庙。

接龙阳戏中关于“土主”又 有不同的说法,说巴县等地流传的土主,是璧山鸡公岭的土地。他在此地收伏了兴灾作怪的群妖,玉帝便敕封他为璧山土主清明河潼帝君。璧山在重庆府境内,与巴县毗邻。因此,巴县的接龙阳戏把璧山土主清明河潼帝君作为阳戏主神之一,也在情理之中。

由此可见,在郑珍的考察中,巴蜀各地都有土主庙,供奉的神明各不相同,那么,既然蒙阳县祀的土主韦皋,在《资治通鉴》中被称为了土神,铜梁县祀的土主赵延(之)就是三圣中的壁山土主,则土神、土主则为一也。而作为川主的二郎神在福建却成了土主,可见川主土主也是可以转换的。川主、土主、土神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所以,从某种程度看,川主不讲究区域性,而着眼于全川,就算巴蜀各地多有川主之祀,但是川主的主尊则大多一致,类似品牌连锁的统一形象。这类地方各区各奉其神的格局也表现在行商的会馆上,所谓行商,就是带着自己本土神灵一同迁徙的载体:如湖广会馆(常用名禹王宫)主祀大禹;江西会馆(常用名万寿宫)主祀许逊;福建会馆(常用名天后宫、天上宫)主祀妈祖;广东会馆(常用名南华宫)主祀六祖慧能;陕西会馆(常用名关圣宫、武圣宫)主祀关羽等等。川主为四川本土大神,自然成为了四川会馆中的主祀对象,川主庙则成了四川会馆的常用名。

而土主则非常强调区域界线,存在一地一神,各地各神的状态,可能存在土主为具体当境地方神,而川主或为全川大神的逻辑可能性。但是其界线也不是非常绝对的。但是川主与土主的神格则并无本质的区别。

我们回想起五代时期灌口神曾经大战阆中神的传闻,二郎神在成为全川大神之前,大体是从灌口这个地域出发的,而在成为全川大神之前的永康灌口神的地方神的时候,他大体就是灌口的土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灌口神王、灌口郎君。所以,蜀中三大神都以地域称名,灌口神、梓潼神、白崖神,其作为开初的带强烈地域界限色彩的地方土神的色彩十分浓烈。就是这个道理。

况且,说到底,川主的川字,虽然大体有川地之意,但是也未必就一定绝对指四川,我们先不去管何时巴蜀称川,也不去追问作为忠臣良吏的李冰赵煜之流万万不能被叫做川主,其实川本身就有平原、平地的含义而可能宽泛地有了地方的泛称。比如敕勒川,武川等等。

关于川主,他并非是一个孤立现象,我们可以将他放到更大的民俗时空视野中去考量。他山之石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川主现象。

我们先来关注巴蜀的南方邻居云南地区著名的本主、土主与本境之主。

二郎花钱 王宁藏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本周活动报名|体验线装、竹编、... 线装的雅致,竹编的美感,水墨的清趣, 电报的神秘,油墨的力量。 本周浙博多种活动开放体验,欢迎报名参...
新一线陶瓷品牌凯融陶瓷|750... 新一线陶瓷品牌凯融陶瓷,750×1500mm金丝绒易白系列,以瓷砖的“净”衬金丝绒的“奢”,让空间在...
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技能考核圆满结... 七彩云南昆明11月18日新媒体专电(简南俊)相关消息指出,2025年11月15日,云南师范大学师范生...
艺术、设计如何与在地环境融合?... 日前,一场聚焦建筑与设计的艺术展览在上海市松江区香地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以“呈现与消解”为主题,旨在纪...
文艺送到家门口!广东工人艺术团... 11月18日晚,2025年“中国梦·劳动美”广东工人艺术团送文艺进企业活动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
深港澳画家共同描绘当代城市生活... 11月17日下午,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公共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深圳画...
平昌县康记珠宝加工经营店(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平昌县康记珠宝加工经营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康明浩,注册资本25...
开江县福满堂珠宝经营部(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开江县福满堂珠宝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肖远义,注册资本3万人...
瑞丽市策应珠宝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瑞丽市策应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梁梦莹,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萃华珠宝拟向股东一致行动人借款... 观点网讯:11月18日晚间,萃华珠宝公告称,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拟向持股5%以上股东翠艺投资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