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达人|杆上碗、立盘信手拈来,七旬老人玩转30斤重大空竹
创始人
2025-09-24 09:32:13
0

人物档案

姓名:王士岐

年龄:72岁

绝招:可以抖动直径一米、重达三十斤的大空竹

一大早,在朝阳区管庄八里桥公园,一阵独特的“嗡嗡”声已如蜂群过境般响起。活动台中央,72岁的王士岐手腕轻抖,一只空竹便如活物般在细长的线绳上翻飞跳跃。“您看好了,这是‘金鸡上架’!”王士岐一声清喝,手腕倏地发力,空竹如离弦之箭疾射而上,稳稳“立”在了近两米高的竹竿顶端,高速旋转如一只定格的陀螺。围观人群刚发出一声惊叹,他又手腕轻旋,那空竹仿佛被无形丝线牵扯,瞬间滑下,稳稳落在下方的线绳上,“落盘”收尾,整个动作行云流水。

王士岐在玩空竹紧接着,他身形一矮,反手将空竹从身后抛起。空竹如长了眼睛般,划出一道优美弧线,精准绕过脖颈,稳稳落在身前线绳上继续嗡鸣旋转——这便是需要极强空间感和身体协调性的“背转儿”。王士岐介绍,杆上碗是用杆尖精准接住高速旋转的空竹碗底,需要很高的平衡感。立盘则要求空竹竖立在线绳上平稳旋转,是检验基本功的核心技巧。“玩空竹其实也不难,就要先练基本功,把绕、摆、旋、绷、抄、抛这六个事弄明白,然后就可以慢慢提高了。”

王士岐介绍自己做的空竹王士岐说自己刚开始玩空竹只是为强身健体,但越玩越喜欢。他刚开始抖的空竹比较小,等完全掌握后觉着不过瘾,就给自己上了难度。他现在抖的空竹直径一米、重达三十斤。为了掌握动作要领,王士岐几乎每天都要去公园练习6小时以上,有时候吃饭睡觉都想着空竹。“现在这些空竹都是我自己做的。”王士岐指向一只他心爱的空竹,手指拂过光滑的轴身,“关键在轴心,稍偏一丝,空竹就抖不‘稳’,声音也不透亮。”制作一只空竹需消耗五天,每一只空竹的成形,都要经历截板、内粘、修口、上漆、缠线等十几道工序,耗时数日。一谈起他的空竹,王士岐就滔滔不绝,停不下来。

瑞祥金蛇狂舞空竹队“一个人玩得再好,哪有带出一帮人热闹、有意义?”随着自己玩空竹越来越好,越来越出名,不少街坊邻居也想参与其中,和王士岐一起学习锻炼。于是在2010年,王士岐牵头组建了“瑞祥金蛇狂舞空竹队”。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至今已有近40人。在公园里,每周固定活动日时队员们各自抖开空竹,“嗡嗡”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空竹交响”。王士岐则穿梭其间,指导大家提高技巧。同时,这支队伍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文艺活动,从社区走出朝阳,到各区交流学习、展示表演,还在全国各地参与了不少比赛,赢得了不少掌声,成了管庄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光阴流转,王士岐觉得手中的空竹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玩乐工具,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到我自己的身体因为玩空竹越来越好,看到队员们开心快乐的表情。我就觉得老有所乐。”王士岐说,未来希望能够一直玩空竹、一直教空竹,让更多大朋友小朋友参与进来,抖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孟雅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台媒:台风“桦加沙”重创台湾花...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东森新闻9月24日报道,台风“桦加沙”外围环流重创台湾花莲县光复乡,马太鞍溪堰塞...
茶叶分三等 觉林僧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客赴茶者,皆以油囊盛余沥以归。 ——五...
罗政读《兰州大学学报》(一)再...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罗政 《再论金朝的“三师三公”》一文,作者田晓雷,发文单位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51...
福建泰宁古城“重生”记:千年古... 夜幕降临的泰宁古城,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本文图均为 泰宁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夜晚时分,伍华晖时常...
汉魏晋士风何以怪诞 东汉末年以来,政局动荡,杀戮不断,汉、魏、西晋相继嬗代,忠于故主不接受现政权者都逃不过身灭家亡的命运...
兵马俑身上发现100多枚工匠指... 近年来,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借助科技手段,在出土的陶俑身上新发现了100多枚指纹印痕...
原创 “... 在20世纪80年代,何家庆不畏艰险,穿越了中国最险恶的“死神之地”——大别山,只为寻找一条能够帮助贫...
原创 溥... 有句古话说,皇家无血亲。这句话揭示了皇权争斗中血腥与残酷的现实。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人为了权力,甚至不...
辛亥革命:的经济变革与历史回响 引言:1911 年,中国大地上风云激荡,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正在酝酿。这一年,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 ...
原创 印...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