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出生于湖南浏阳,并在土地革命时期投身于红军行列,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他南征北战,经历了无数次艰难的战斗,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震功勋卓著,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包括农垦部部长和副总理等,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人物便是王震的儿子,名叫王军。受到父亲的深远影响,王军在年轻时也选择了参军入伍。随后,他转向商界,曾担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等重要职务。那么,王军的故事中又蕴含着哪些令人感兴趣的细节呢?
王军于1941年出生于湖南,1960年时年仅19岁的他便迈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这段大学时光中,王军不仅学习刻苦,还表现得十分出色。1965年,他顺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66年,王军完成学业,遵循当时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政策,成为江南造船厂的一名工程师,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1967年,王军被调任至武昌造船厂,继续担任工程师一职。在武昌,他默默耕耘了十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还锤炼了自己的坚韧品格和执着精神。1977年,他进入海军服役,担任海军装备技术部计划处的技术员及副处长,积极参与军队的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诸多实质性的贡献。
1979年,在荣毅仁的指挥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年轻的王军很快成为了荣毅仁的得力助手。实际上,早在此之前,王军的家庭和荣毅仁家是邻居,荣毅仁也对这位优秀的年轻人有所了解,尤其知道王军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学子,拥有卓越的记忆力,做事踏实并勤奋,曾在学习期间涉足多个领域,如轻工业、重工业、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及矿山等,这些都使他非常适合开拓新的业务。
因此,王军顺利进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部,凭借过人的才能,迅速成为部门的骨干,并相继担任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等重要角色。1986年,他被提拔为中信公司的副总经理,1993年升任总经理,而在1994年,他更是成为了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995年,王军顺利上任中信公司董事长,全面掌握这家大型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王军担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时光长达十一年,在此期间,他为公司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智慧,尤其是在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是王军的前瞻性决策帮助中信公司成功度过难关。1995年,他签署出让中信泰富18%股份的决定,虽一度引发争议,但两年后中信公司凭借这笔交易获得了108亿资金,恰好在危机来临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王军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我们没有向国家求助”。
2006年,王军卸任中信集团董事长后,继续活跃于商界,担任深圳市朝向管理集团的董事长等职务。与此同时,他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高尔夫球事业中,为国内高尔夫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退休后,王军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在高尔夫行业任职,并还出任北京林业大学的客座教授等角色。2019年,王军因病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与奉献,值得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