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见两牛打架,让曹植赋诗一首,诗中不出现牛字,却流传千年
创始人
2025-09-24 04:31:04
0

要提到曹操的一生,他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观沧海》和《龟虽寿》这样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熟知。而曹操不仅自己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可以说,他们三人,因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被后人并称为“建安三曹”。

尽管曹植和曹丕在文学上都具有不小的天赋,但他们与普通文人之间的关系却并非像一般文人那样彼此惺惺相惜。这其中,家庭背景显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有“建安三曹”的美名,然而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文学绝非曹操和他两个儿子最为看重的事业。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作为魏国的统治者,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权和帝国的霸业。而且,自古以来,皇室子弟之间很难建立深厚的真情,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曹植自幼聪慧,十多岁时便已熟读许多经典,且对诸子百家有着深入的理解。有一次,曹操看过曹植的一篇文章后,忍不住问他:“你这篇文章,是不是找人代笔写的?”曹植答道:“我说出来的话就是论述,写出来的就是文章,何必找人代笔?”这一番回答让曹操十分欣赏他,尤其是在曹植十五岁时,他便带着这个儿子一同征战四方。

在随曹操征战的日子里,曹植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曹操听后无比高兴,甚至打算将太子之位传给曹植。然而,这时的曹丕,已经不再视曹植为亲弟弟,而是把他当作自己政治权谋路上的绊脚石。曹植因为深得曹操宠爱,渐渐变得任性放纵,生活上没有任何约束,沉迷于酒色,政治事务也常常视若无睹,把父亲交给自己的军国大事当作儿戏。

尽管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深为喜爱,但他知道曹植并不适合继承魏国的政权,因此,他将深谙权谋之术的曹丕立为了太子。曹丕虽然成了太子,却始终无法释怀,曹植在他心中,永远是个无法抹去的障碍。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成为魏国的皇帝,他对曹植进行了多方面的打压,曹植也逐渐放弃了政治,专心创作诗文,虽然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依然很高,但这并未能消除曹丕的敌意。

曹丕心有不满,便时常找机会为难曹植。有一次,他要求曹植在文武百官面前作一首诗,要求他在七步之内即兴作诗,意在让曹植出丑。然而,曹植不但没有被难倒,反而写出了传世之作《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煮豆的意象,表达了曹植对曹丕不满的情感,暗讽他兄弟反目、互相残害。曹丕看到此诗,愣了一下,心中更加忌惮曹植,二人的矛盾愈加深刻。

接下来,曹丕对曹植的刁难并未停歇。一次,两人在路途中歇息,曹丕看到两只牛正在打架,便提出要曹植作诗,但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牛”字。曹植看了看这场景,思索片刻后,便作出了诗句:“两肉齐道行,头上带熬骨。相遇块山下,焱欠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这首诗虽然没有过多的修辞,但却通过简单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两只牛的对峙。曹丕虽然不再为难曹植,但心中依旧有着不满与嫉妒。

曹丕去世后,曹植上表魏明帝,试图寻求政治上的任用。然而,魏明帝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曹植在无所作为中度过了剩余的日子。最终,他因忧郁而在四十一岁时去世。

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曹植的文学作品其实大多可以分为两部分。早期,他意气风发,深得曹操的宠爱,他的诗歌充满了理想与抱负,字句中流露出浪漫与乐观的情感,表现出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后来,随着曹丕的压迫,曹植的作品则显现出强烈的矛盾感,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成了他创作的主旋律。或许曹植并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至今无法被抹去。

曹植生于帝王之家,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帝王之家为他提供了学习文学的机会,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但不幸的是,帝王家权力斗争的压力,也成为了他人生的沉重负担。如果曹植没有出生在帝王之家,或许他能创作出更多流传千古的诗篇;又或者,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未曾接触过文字与诗歌。无论如何,帝王家的种种给了曹植既有机遇也有困境,而命运本身,总是有得有失。然而,曹植的诗句仍旧被后世传唱,成为永恒的文学瑰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14岁少女入宫,12年未孕;27岁重逢,连生六子!唐朝武则天的生育之谜,戳穿了历史的荒诞面具——它不...
原创 南... #南北朝初期南朝强于北朝,怎么到后来强弱逐渐逆转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北朝时期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
非遗四川 |安安送米传说 安安送米传说 相传,安安送米传说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孝泉镇。姜诗、庞三春夫妇对父母十分孝顺,姜诗后被...
原创 老... 这是一组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的军民同舟共济,倾尽全力,誓死捍卫祖国、追求和平、击败日本侵略者的珍贵...
原创 晚... 历史,总是留下一些令人震撼与深思的瞬间,它们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与变迁,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的教训。晚清...
原创 4... 《——【·前言·】——》 山西高平的一个普通春日,农民老张正在自家田地里挖掘。锄头碰到硬物,他以为是...
青州博物馆文物说明牌将北齐“天... 7月24日,一位文化博主拍视频反映位于山东潍坊的青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说明牌将北齐“天保”年号错写成...
原创 淮... 1948年淮海大战:邓小平的果敢决策与永城之战 1948年11月2日,淮海战场的战局突现紧急时刻。毛...
刘邦到底是不是仁义之人?且看汉... 咱今天来唠唠刘邦,这人可太有争议了,有人说他仁义,有人说他心狠手辣。那他到底是不是仁义之人呢?咱不妨...
原创 左... 导读:凡是中国人,只要提及晚清历史,难免心中激起义愤,话语激烈,情绪难以抑制。 这情绪并非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