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治水与贾鲁河复航
创始人
2025-09-24 04:02:31
0

□夏远望

这段时间,一条河与一座城,牵动着人们的目光。

贾鲁河,这条曾以“鸿沟”“汴河”“运粮河”之名载入史册的千年古河,在通航工程全面启动下,正迎来重生;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在插上空港经济翅膀后,又将因水兴港,补齐内河航运短板。航运通江达海,河南水运逆袭,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高水平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正加速构建。

但这与北宋名臣苏轼有何关联?

人们所熟悉的苏轼,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爱吃荔枝的美食家,其实,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苏轼的一生,在抗洪救灾、兴建水利方面成就显著,还撰写了《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水利著述。水利部公布的首批十二位“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位列其中。

贾鲁河复航及综合治理,在很多方面与古人暗合。

苏轼深谙水运重要性,他疏通运河河道,恢复水运功能,优化航运管理,极大改善当时运输条件,现代贾鲁河治理,延续并发展了这一理念;苏轼“挖淤泥筑堤”,将水利工程升华为人文景观,贾鲁河整治不仅解决防洪问题,更打造生态廊道,利用河道土方打造山岭景

观,提升城市宜居性,体现“经世济民”“治水为民”的传承;苏轼“以自然之力治水”,贾鲁河治理中减少混凝土护坡,恢复河岸植被,引入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生物净化技术,呼应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看似巧合的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滋养我们不断前行,苏轼治水理念是三苏文化的重要内容,苏轼九百多年前的治水实践,依然给我们无尽启迪。

谈到贾鲁河,绕不开元朝河防大臣贾鲁。贾鲁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但代表元朝入选首批“历史治水名人”的,是科学通才郭守敬,可谓强中更有强中手。出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元朝科技了解不多,事实上,无论天文、水利、器械制造,还是医学、农学、数学,元朝都秒杀当时全球,也居古代历朝之首。

元朝科技迅猛发展得益于空前的开放与交流。交通的发达和畅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指南针、火药等开始传播到西方,与此同时,阿拉伯、印度的天文、数学、医学等也大量传入中国。在东西方知识交融下,中国科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元朝的开放是一种掠夺式开放,不可能长久,而我们今天的开放,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

知史而明鉴。标注过大运河与古丝路的交汇点,挥洒过“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东京梦华,无论苏轼所处的北宋,还是贾鲁所处的元朝,都印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开放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打通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战略走廊,推动国家重大战略互联互通,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水为笔、向海图强,当现代货轮的汽笛声掠过古老鸿沟遗址,我们见证的不仅是钢铁与流水的交响,更是一个古老文明自强不息的复兴之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14岁少女入宫,12年未孕;27岁重逢,连生六子!唐朝武则天的生育之谜,戳穿了历史的荒诞面具——它不...
原创 南... #南北朝初期南朝强于北朝,怎么到后来强弱逐渐逆转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北朝时期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
非遗四川 |安安送米传说 安安送米传说 相传,安安送米传说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孝泉镇。姜诗、庞三春夫妇对父母十分孝顺,姜诗后被...
原创 老... 这是一组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的军民同舟共济,倾尽全力,誓死捍卫祖国、追求和平、击败日本侵略者的珍贵...
原创 晚... 历史,总是留下一些令人震撼与深思的瞬间,它们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与变迁,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的教训。晚清...
原创 4... 《——【·前言·】——》 山西高平的一个普通春日,农民老张正在自家田地里挖掘。锄头碰到硬物,他以为是...
青州博物馆文物说明牌将北齐“天... 7月24日,一位文化博主拍视频反映位于山东潍坊的青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说明牌将北齐“天保”年号错写成...
原创 淮... 1948年淮海大战:邓小平的果敢决策与永城之战 1948年11月2日,淮海战场的战局突现紧急时刻。毛...
刘邦到底是不是仁义之人?且看汉... 咱今天来唠唠刘邦,这人可太有争议了,有人说他仁义,有人说他心狠手辣。那他到底是不是仁义之人呢?咱不妨...
原创 左... 导读:凡是中国人,只要提及晚清历史,难免心中激起义愤,话语激烈,情绪难以抑制。 这情绪并非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