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曹操向汉天子刘协上奏,要求派遣使者带着圣旨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同时授予他徐州牧的职务,并秘密附上一封信,指示刘备根据局势采取行动,解决被刘备安置在小沛的吕布。这一计策,正是荀彧为曹操献上的“二虎竞食”之计,具体方案是:“如果成功,刘备便失去猛士的支持,逐步就能被攻克;若失败,吕布必然会杀了刘备。”
在荀彧提出这计策之前,曹操的猛将许褚曾信心十足地说:“只需五万精兵,我便能斩刘备、吕布的首级,献给丞相。” 许褚居然信心满满地认为仅凭五万人马就能轻松打败刘备和吕布,甚至没有提及刘备的得力手下关羽和张飞。当时,赵云尚未加入刘备的阵营,许褚恐怕连赵云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赵云直到初平二年才以勇敢的形象出现在江湖,并在救援公孙瓒时与文丑激战了五六十回合未分胜负。之后赵云短暂回家处理家事,直到建安五年才真正归属于刘备。
许褚的目光始终集中在刘备和吕布两人身上,他根本没把关羽、张飞放在眼里——那时许褚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取下这两人头颅。许褚可能从未听闻过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传说,或者根本不把这些故事当回事。
如果我们细细阅读《三国演义》,便会发现,尽管许褚无法战胜关羽和张飞,但他能与马超、赵云打成平手。若许褚与黄忠单挑,究竟谁能赢,那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建安元年,在曹操派遣许褚去徐州讨伐刘备和吕布时,曹操却没有直接命令许褚采取猛烈进攻,而是以一种更为温和的语气劝告:“将军虽勇,然缺乏智谋。如今许都刚刚稳定,暂时不可轻举妄动。我有一计,名为‘二虎竞食’,请将军听从。”
相比程昱和贾诩,荀彧是个深具谋略和仁德的君子,他采取的策略主要依靠公开的阳谋。虽然刘备最终意识到曹操的密信内容,并将其展示给吕布,最终吕布仍然未能避免趁机夜袭张飞,占领徐州。
吕布的战力在建安元年已经急剧下滑,可能与他个人的喜好和风格有关系。作为曹操亲信的许褚,曾经在兴平二年与吕布单挑过,经过了二十回合的激烈战斗,虽然未能将吕布一举击败,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许褚联合其他猛将成功将吕布赶跑。这一经历显然极大增强了许褚的信心。
然而,许褚单挑吕布并不能直接证明他的绝对优势。真正值得讨论的是,许褚与刘备五虎大将单挑时,究竟能与哪些人打成平手,哪些人能胜出。
建安五年的下邳土山之战中,许褚与徐晃联手也未能制服关羽,反而被关羽凭借青龙偃月刀迫退:“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奋力杀退二人,最终引军脱险。”许褚在与关羽单挑时显然没有优势,至于张飞,同样是许褚无法抗衡的敌人。张飞那股醉酒猛劲,一挑便将许褚从马背上挑落。
读者们也许已经注意到,许褚从起初英勇无畏的骑战,到最后被张飞挑落马下,似乎中间隔了几个小时。按理说,许褚应该已经不再是醉酒的状态。显然,许褚在与关羽和张飞的交战中吃了不少亏,但他和马超的对决却不完全是败局,最终也没有分出胜负。
在潼关渭水之战中,许褚与马超的交锋可谓势均力敌,最后打成平手。而在穰山之战中,许褚和赵云也未能分出高下,可以说两者不相上下。但如果是黄忠单挑许褚,结果可能会非常不同。
黄忠的武艺在蜀汉乃至整个三国中都极为出色,关羽在长沙亲自领教过,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便死于黄忠之手:“黄忠一马当先,犹如天崩地塌般迅猛。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一刀斩为两段。”虽然黄忠能凭一招斩夏侯渊,但如果两人真要在阵前决斗,胜负未必能够轻易分出。
话说回来,曹营中的“曹营三猛”——典韦、许褚和徐晃,虽然各有所长,但许褚的体力和反应速度明显优于徐晃。他能够迅速抓住敌人弓箭、枪杆,甚至能够将徐晃的弓拖离鞍鞒,足见其过人的力量和反应能力。因此,许褚无疑是曹营中最适合与蜀汉五虎大将单挑的猛将之一。
但许褚毕竟没机会与黄忠单挑,因此不能确定两人谁能胜出。然而,在许褚与蜀汉五虎大将的单挑中,您认为许褚能与哪些虎将打成平手?又会在哪些战斗中必败无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