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罗瑞卿被任命为军委顾问,与十年前他所担任的职务和繁重的工作相比,这份顾问的角色显得轻松了许多。虽然他不再在军队中担任一线的关键领导职务,但众多老将依旧对他怀有深厚的敬意,许多人甚至亲切地称呼他为总长。对于这一称谓,罗瑞卿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可不能再这样叫了。”
自从1973年罗瑞卿“解放”以来,在张爱萍的提议下,他来到了福州进行疗养,主要是为了治疗自己腿部的疾病。张爱萍的一位老部下当时已经是福州军区的副司令员,他知道一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因此就向上级提交了报告,并乘飞机前往福州进行康复治疗。抵达福州后,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和省委书记廖志高等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周到的接待。皮定均司令员更是时常前来探望,询问罗瑞卿是否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令这对夫妇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从1974年开始的两三年间,罗瑞卿在福州定居。虽然他在1975年被任命为军委顾问,但由于没有合适的住所,他仍然选择住在福州。毕竟作为顾问的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工作,福州军区也是他进一步开展调研活动的好地点。随着1976年一系列变化的发生,他不断往返于福州与北京之间。
随着“四人帮”的粉碎,罗瑞卿再次前往福州,这一次他需要经过武汉、广州转机。在此期间,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也计划前往福州寻求中医治疗。几年前,他的腿部也遭受过重创,尽管在北京的医院得到了较好的手术治疗,行走时仍感到十分不便。于是,罗瑞卿便和杨勇一同前往。
杨勇和罗瑞卿都是红一方面军出身,虽从未并肩作战过,但在红军的发展历程中,两人各自在不同的军团奋斗。土地革命时期,罗瑞卿在红一军团,而杨勇则在红三军团。抗日战争期间,杨勇在115师和山东抗日根据地工作,而罗瑞卿则在抗日军政大学任职。解放战争时期,罗瑞卿在晋察冀而杨勇则活动在晋冀鲁豫地区。两人真正形成上下级关系是在1959年,罗瑞卿在担任军委秘书长兼总长的角色时,杨勇作为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受到了他的直接领导。
尽管如今两人的职务不同,杨勇仍在一线担任新疆军区的司令,而罗瑞卿则在二线作为顾问,但杨勇对罗瑞卿的尊重并未减弱。参加广州军区的欢迎晚会时,罗瑞卿主动提议让杨勇先走,毕竟他是处于一线的大军区司令,而自己已经是定位于二线的顾问了,不应抢风头。但杨勇却坚持说:“你是总长,应该您先走。”罗瑞卿则笑称:“这些都是以前的事情了。”最终,杨勇的妻子打断了两人的争执,表示:“当然是总长走在前面。”原本杨勇想把罗瑞卿推着前行,但因杨勇腿脚也不便,于是便请一名战士协助,让罗瑞卿走在前面,自己紧随其后。
在整个过程中,杨勇一直用“总长”来称呼他,而罗瑞卿再三提醒说:“现在不能再叫总长了。”到了1977年,罗瑞卿重新回归一线,尽管并没有重新担任总长,他却以军委秘书长的身份负责起了军队的“大管家”工作。